自發熱、遠紅外、石墨烯……“黑科技”內衣是真保暖還是智商稅?

隨着氣溫下降,保暖衣物進入銷售高峯期,面膜衣、肌底衣、速熱衣……讓人眼花繚亂。自發熱、遠紅外、石墨烯,聽上去充滿“科技與狠活”。還有一些商家宣稱,保暖內衣中運用了“黑科技”,在零下40℃穿都不會冷。這些“黑科技”到底是真保暖,還是智商稅?

“自發熱”內衣並不能“憑空產熱”

人體是其主要熱源

在冬季保暖服裝市場上,很多貼身內衣標有“自發熱”功能,號稱服裝自身可以發熱爲人體供暖。

事實上,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熱量不能憑空產生。所有的“自發熱”,實際都是藉助外力發熱。目前,市面上的“自發熱內衣”,大部分是利用纖維吸溼發熱的原理,也就是吸收了穿衣者自身的水分,來達到發熱的功能。當纖維吸收水分時,纖維分子中的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結合,水分子的動能降低,轉換爲熱能釋放出來。

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院長、材料學博士王旭東表示, “自發熱”有誇大的成分,所有的熱量都需要熱源,人體是保暖內衣的主要熱源,除非服裝本身帶有其他電熱轉換或者電熱的驅動能力,否則很難實現“自發熱”。保暖內衣是更大程度地保持和利用人體的熱量,讓人體更舒適、更長時間地適應戶外作業。

揭祕“石墨烯”“遠紅外”材料保溫原理

這兩年,一些保暖內衣宣稱含有“遠紅外”“石墨烯”等科技材料,有網友表示,每克石墨烯產品價值約1000元,如果完全使用石墨烯製造一件保暖內衣,保守估計成本也要上萬元。因此,幾百元一條的秋衣秋褲中添加的基本都不是真正的石墨烯。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對此,王旭東解釋,網友所說的是純石墨烯產品,化紡裏面添加的石墨烯很有限,普遍是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此外,同等質量條件下,石墨烯價格已經下降到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水平。

專家強調,由於添加含量較低,石墨烯保暖內衣的成本,往往不僅取決於石墨烯本身,更在於衣物原材料纖維的種類,以及與石墨烯融合的製造工藝。

石墨烯是碳材料的基本結構單元,是一種納米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導電性和優異的熱傳導性能。石墨烯纖維可以製造具有抗菌、除臭、防紫外線等功能的服裝。石墨烯吸收人體熱量之後發射遠紅外線到人體的機理,即爲石墨烯保暖內衣的工作原理。

此外,專家介紹,遠紅外紡織品是一種高效的保溫材料。發熱原理是先吸熱,再放熱。它吸收的能量有兩種:

一種是環境中的能量,比如陽光中的可見光、紅外線、遠紅外線等;

另一種是人體自身發出的能量。遠紅外纖維吸收了能量後,會將其轉換成遠紅外線再輻射回人體,從而實現給人體供熱。

專家:注意辨別保暖內衣

誇大宣傳及洗滌次數限定

專家提醒,無論什麼材質,都可以通過吸溼來發熱,只是程度有所差異。在挑選購買吸溼發熱內衣時,除了要注意辨別某些誇大宣傳,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還要注意保暖內衣也有洗滌次數限定。

在挑選購買吸溼發熱內衣時,還可以檢查商品吊牌信息,達標的保暖內衣會在執行標準欄裏明確標註:符合FZ/T73036-2010《吸溼發熱針織內衣》標準。該項標準提出了兩項關於吸溼發熱性能的指標:

最高升溫值大於等於4.0℃;

30分鐘內平均升溫值大於等於3.0℃。

當溼度飽和之後,吸溼發熱面料無法再提供更多的熱量。

王旭東表示,理論上,所有產品都有壽命,但是既然標有吸溼發熱標準,一定是在標準內限定了產品的洗滌次數。

“加絨衣褲是用膠粘的,有毒”是真的嗎?

這兩年,加絨衣褲也受到人們的追捧,但是有網友表示,複合加絨的保暖內衣面料是用膠粘的,不僅甲醛含量高,而且有毒,這又是怎麼回事?

對此,專家介紹,“複合”就是將兩種不同面料合在一起,是一種常見工藝。“複合加絨”通常是將一層普通面料與一層經過拉毛起絨處理的聚酯纖維(即“滌綸”)面料複合形成類似珊瑚絨、搖粒絨、羊羔絨質感的面料,“複合加絨”的關鍵在於使用的膠水。面料的複合要保證一定的柔軟度,脲醛樹脂、酚醛樹脂類膠水硬度高,通常不會使用

目前市面上複合面料的黏合,多用熱熔膠和油膠兩類。聚氨酯類熱熔膠是服裝領域最常用的熱熔膠,具有黏結強度高、柔軟彈性好、耐熱耐水等優點,而且不會釋放甲醛,符合安全標準。

而一些廠家爲降低成本,會選擇使用油膠,油膠是用有機溶劑溶解膠水。雖不含甲醛,但殘留的揮發性有機溶劑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消費者可通過氣味來辨別,如衣物有刺鼻氣味,建議不要購買或直接退貨。

總檯央視記者/李崢 李林松 彭海龍 杜曦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