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國內汽車行業迎來了一波新的變革浪潮。爲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行業需求,多家知名車企紛紛宣佈啓動人事和組織架構調整,旨在通過優化內部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加強技術創新和市場響應能力,積極應對行業競爭的新格局。
“近期車企密集進行人事和組織架構調整是其積極應對行業發展的表現。隨着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以及技術的快速發展,車企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的組織架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行業深度洗牌
架構調整謀變局
近年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汽車行業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變革。傳統車企面臨着來自新興勢力的強勁挑戰,市場也對車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更快的產品迭代速度、更精準的市場定位等。
2025年1月15日,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對外宣佈,將在職業經理人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在集團管理幹部中推行競聘上崗。據悉,廣汽集團將發佈包括職位職數、崗位職責、任職條件、競聘程序等內容的通知。幹部成功競聘後,廣汽集團將對其進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簽署“兩書一協議”,即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任期經營業績責任書、崗位履職與聘任協議,以經營業績指標考覈幹部履職的成效。
“廣汽集團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合力、更有力的措施應對市場變化和滿足消費者需求。本次競聘工作,是廣汽集團推進一體化運營改革和幹部隊伍建設的工作需要。”廣汽集團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也於1月上旬宣佈了一項重大組織結構調整,旨在通過組建“大乘用車板塊”來優化自主板塊的管理與決策流程。此次整合涵蓋了榮威、MG、飛凡、上汽國際、研發總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等多個關鍵品牌與部門,標誌着上汽集團在戰略層面的一次深度重組。
除廣汽集團、上汽集團之外,還有多家車企也於今年年初宣佈了類似的組織架構調整計劃。這些調整普遍涉及研發體系的重構、銷售渠道的優化、供應鏈管理的升級以及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等方面,以應對市場變化給企業帶來的挑戰。
這些車企組織架構調整是應對行業發展趨勢、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必要舉措。廣州眺遠營銷諮詢管理有限公司CEO高承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着智能化、電動化等趨勢的加速發展,車企需要更加靈活高效的組織架構和更加協同創新的團隊文化,以應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因此,這些龍頭車企的組織改革,不僅是對自身的一次升級,更是對行業未來發展的一次引領。
優化資源配置
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自2024年開始,爲應對激烈的汽車市場競爭,不管是自主品牌車企,還是合資車企就已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據統計,2024年超過50家車企管理層進行了調整。調整涉及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智能數據、生產製造和產品規劃等多個關鍵部門多個崗位。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祕書長林先平認爲,隨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車企需要不斷調整組織架構,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通過組織架構調整,車企可以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其次,車企通過組織架構調整,可以更好地整合內部資源,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推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車企在組織架構調整過程中,也會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以適應新的市場競爭和新技術發展趨勢。
記者注意到,自主品牌在人事調整上明顯加強了對智能化領域和設計的重視程度。多家車企紛紛通過挖掘外部頂尖人才或提拔內部優秀骨幹的方式,來增強在智能化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外資品牌在進行人事調整時,則體現出其中國化戰略的進一步深化。外資品牌企業一方面加大了對中國本地化研發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則起用中國籍高管,以更好地應對企業轉型和銷量提振等挑戰。
也有受訪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汽車行業擁有獨特的體系和文化,很難憑某家企業一己之力帶來顯著的改變。企業選擇合適的人選固然重要,能夠帶來積極的結果,但車企如果頻繁更換領導者並不一定能帶來好的結局。
“車企爲了生存,不僅需要考慮換帥、調整組織架構的舉措,更需充分發揮公司的價值鏈體系、治理體系與組織體系的優勢。因此,一家車企換帥的效果究竟如何,最終還需由市場來檢驗。”張翔如是說。(證券日報記者 李雯珊 劉 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