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選擇擺攤,賣超大里脊肉夾餅,一年就能存夠80萬元!”
“孩子該交學費了,看我擺攤一天把一個月1000多元的學費掙出來。”
“擺攤日常,兩小時賣兩三百斤滷菜,月入10萬元!”
……
近日,《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短視頻平臺和社交平臺上出現了大量宣稱“擺個小攤就能衣食無憂”的博主,並在其賬號主頁和發佈的視頻中或明示或暗示:可以添加私人社交賬號,交學費獲取“擺攤祕籍”。在直播效果和短視頻宣傳的影響下,有不少人交了學費想靠擺攤發家致富。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春節以來網絡平臺上較火的“擺攤爆品”包括但不限於黃河大鯉魚、爆汁烤雞、大鍋滷菜、小飾品等,相關擺攤博主大多在收徒教學。那麼,“擺攤賣大鍋滷菜月入10萬元”真的靠譜嗎?交了學費後能像師傅那樣賺到錢嗎?
交費學擺攤難回本
今年3月初,河北衡水的閆柯(化名)夫婦看到網上大鍋滷菜賣得火熱——師傅攤位前排起了長龍,滿滿一大鍋滷菜很快就見了底;於是便動了創業的心思,遠赴安徽學藝,交了2980元學費,3天學成後又購置了三輪車、滷菜大鍋、食材等設備和原料,在老家城區一路口支起了攤。
結果擺了20多天,生意一直沒有起色,大多數時候一天只賣出去五六十元,最好的一天也就賣出去了300多元,收回成本都遙遙無期。更讓他們感到前景不樂觀的是:“現在我們城市不少路口都能看到大鍋滷菜,甚至滷菜種類和擺放方式都幾乎一模一樣,彷彿一個師傅帶出來的。而大家的生意似乎都不怎麼樣。”
“一大鍋滷菜,師傅說他一個半小時就能賣完,我幾天都賣不完。當初交學費的時候看到師傅那有很多人排隊,到自己出攤就空無一人,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對於擺攤後面臨的困境,閆柯夫婦不停吐槽。
“不上班,一年存30萬元,我是怎麼通過擺攤做到的”“95後小夥擺攤賣大鍋滷菜月入10萬元是什麼體驗”……記者調查發現,閆柯夫婦提到的“擺攤收徒”類視頻和直播在短視頻平臺上數不勝數。
比如,在某短視頻平臺以“大鍋滷菜”爲關鍵詞檢索,可以發現上百個相關賬號。記者點進多個賬號主頁看到,他們的滷菜成品種類和顏色、擺放方式、視頻內容和直播方式、頭像等幾乎如出一轍,有不少賬號名字後面掛有“收徒”後綴,或在主頁寫着“技術可教,+v(暗示加私人社交賬號)……”。
近日,記者在一名爲“××擺攤”的直播間看到,有許多人正排隊購買主播所賣的食品,並且限購一份。記者觀察到,一名穿白衣服的老大爺在買完後半小時左右又排到了他,直播間有觀衆迅速指出這人是“老演員”,不管主播去哪擺攤都有他。
該直播間可能還有專業場控,記者發現,一有質疑的聲音,就會被迅速刷屏清除;並且有多個賬號不停發送“××真好喫,想去學習”等評論。
誇下海口大撈學費
動輒上千元、數千元一份的“擺攤祕籍”包含哪些內容?
廣東一名交了5000多元學費學習牛雜煲的王先生直言:“師傅給我的配方,和網上隨便搜到的免費配方沒有太大區別,也不存在什麼獨家配料。只有線上引流引得好,線下才能賣得好。”
就在記者以爲王先生已經認識到“擺攤收徒”是個陷阱時,他話鋒一轉向記者賣起了課:“我現在也在收徒,你要想學的話,我2800元就能教你,教的東西都是一樣的,還能幫你省不少學費。我可以教你如何拍視頻、做直播,流量起來了生意自然就會好。”
浙江的小何去年年底失業,找了一個多月工作沒有找到合適的。偶然間,她在網上刷到了一個宣稱擺攤10年賣手作飾品創業成功的女博主,其經歷看起來十分勵志,主頁也表示收徒,“交費後無條件傳授所有技術”。
小何添加對方爲好友後,對方表示,學習製作飾品的課程7天就能學完,收費1000多元,後面可以反覆觀看;如何選址、打造短視頻等自媒體課程收費2000多元,之後可以一直提供指導。
“我回復對方說要考慮一下。結果對方一下子發來很多消息,說自己有幾萬個學員,他們都成功了,讓我不要浪費這次機會,而且學成了還能再教給其他人,快的話學費一兩天就能回來。”小何說,感覺自己遇到的更像是一個“撈學費的騙子”,後來她追問了一些細節,對方見她遲遲不交費,直接把她拉黑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視頻中火爆的攤位,商品質量並沒有宣傳得那麼好。多名買過視頻中大鍋滷菜的受訪者告訴記者,滷菜“味道一般,根本不值得排那麼久的隊買”“只能說不算難喫”“有的滷菜切開後發現甚至還沒熟”。
火爆流量多是假象
在此類視頻中,博主通常會宣稱自己的攤位“爆火”“極其搶手”。那麼,這些網絡視頻中排長隊的攤位,線下真的都那麼高人氣嗎?
3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天津市的一家售賣黃河大鯉魚的攤位前。在短視頻平臺,該攤主發了不少視頻,表示自己所賣的東西下午3點基本就能售空,“想要的一定提前來買”。結果當天下午1點半到3點,攤主一直在玩手機,其間只有記者一個人買了一條魚,此時餐車中還剩下三四十條魚沒有賣出去。
當記者詢問其所賣的是否真爲“黃河大鯉魚”時,攤主直接表示:“那怎麼可能,都是養殖的,真的黃河大鯉魚不會賣20多元一條。”而在其所發的視頻中,他掛在嘴上的都是“正宗黃河大鯉魚”。
除了記者觀察到的情況,相關視頻的評論區也有人指出,一些攤主每天發視頻表示有很多人排隊,一兩個小時就賣完,等真到了現場發現買的人很少;一些攤主花錢僱人排隊,營造賣得火熱的假象;還有些則是前一天還排隊的“顧客”,第二天穿上了學徒衣服站在了師傅身旁。
有一名交了學費後擺攤倒閉的學員向記者揭祕了其“導師”的“流量祕籍”——網上建羣,號召排隊送禮,排隊買了貨後付款截圖發羣裏退錢,這樣就把線下排隊的流量問題解決了;之後安排人發短視頻,視頻內容和文案直接複製,花錢投流。這樣操作一段時間,線上流量起來後,就開始收割學員,“賺的根本不是賣貨錢,而是高額學費”。
記者採訪發現,儘管一些攤主在視頻中信誓旦旦表示“跟我學月入10萬元”“這麼擺攤穩賺不賠”,但當學徒擺攤賺不到錢提出疑問時,這些人馬上就換了副嘴臉,有的說“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有的推諉責任說是學員“實踐中自己出了問題”,總之堅決不予退費。
“這幾天,我們已經喫了好幾天賣剩的滷菜。之前我曾試探性問過師傅‘怎麼和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師傅讓我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明確拒絕退款,後來也就不了了之。”閆柯夫婦說,擺攤賺不到錢,學費也退不了,他們已經默默接受了自己投資失敗的事實。
湖北的李薇(化名)去年年末失業後,花了2000多元在網上和師傅學做小喫,結果效果不盡如人意。“我和師傅溝通,他說不能因爲自己賣得不好就要求退學費,這本就是自擔風險的商業行爲,並且一直指責是我的問題,比如直播沒做好、短視頻拍得不夠吸引人等。”
後來,李薇去了正規的培訓學校。“老師教的技術確實是網上搜不到的,很實用,都是真正擺攤好多年的人才能總結出的經驗,網上教學的那些相比之下完全不是一個水平。”
目前,經過正規培訓後,李薇的小喫攤開始有了人氣,也逐漸回本。她深深體會到網上擺攤視頻博主所說的“月入10萬”“一夜暴富”有多不現實。“他們就是靠這些話術去坑外行人罷了。”
像他們一樣,發覺被坑結果默認學費自擔的學員還有不少。對於很多學員來說,明知被坑,但只能繼續做下去,“希望能把前期投入的成本賺回來”。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