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一封閉公園施工區成網紅打卡地,管理方喊話:有風險,切勿跟風

春和景明,草長鶯飛,花事正好。這樣美的春日,吸引着不少市民遊客走出戶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然而,對於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二期的象鼻窩省級森林公園(以下簡稱“象鼻窩公園”)管理方來說,天氣晴好卻不是什麼好消息。

儘管圍欄上張貼着“禁止入內”的警示公告,象鼻窩公園的山腳下依然人流不斷,無視禁令違規入園的現象屢禁不止。

公園鳥瞰實景圖。

媒體現場直擊:

封閉公園變“網紅野道”

據《瀟湘晨報》報道:3月25日,記者在象鼻窩公園實地探訪發現,正在封閉施工中的公園有多處圍欄被破壞,鐵門門鎖也被破壞敞開,而山腳下正在賣水的商販還在向遊客推薦“野路”:“隨便上,隨便爬。”在進山的人羣中,多人穿着板鞋和短褲,未攜帶任何徒步裝備和飲用水。

記者跟隨進山人羣體驗發現,園內已有數條人爲踩踏出的野道,道路狹窄,並存在大量石頭作爲攀登支點的路段,需要雙手輔助前進;由於植被茂密,地面落葉堆積導致多次打滑;一行人缺乏地圖指引,中途數次迷路。

報道刊發後,紅網時刻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公園管理方——梅溪湖投資(長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溪湖公司”)。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設有維修專班,負責日常不定期的圍擋維護,現已派出專人對損壞圍擋進行維修,並對公園內部的道路進行加速清理,但與此同時,違規上山的現象仍屢禁不止。

工作人員對損壞的圍擋進行日常維修。

記者同時發現,在多個網絡社交平臺上,“長沙版武功山”“親子徒步攻略”等標籤持續發酵,博主推薦的路線多爲自行開闢的野道,長度從5公里到10餘公里不等。

4月2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登錄某書APP,以“象鼻窩森林公園”爲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有3643+篇筆記;在某音APP搜索欄輸入“象鼻窩森林公園”,排名第一的搜索結果是“景區遊玩—象鼻窩森林公園(免費開放)”,並附有1506條評價。

網絡平臺搜索截圖。

公園管理方:

入園風險難控,嚴打非法牟利

象鼻窩省級森林公園,位於梅溪湖國際新城二期,總規劃面積約5172.3畝,公園森林覆蓋率達85.35%。作爲鄰近長沙中心城區的“省級森林公園”,象鼻窩公園周邊居民衆多,公園前期開發進展情況一直備受關注。

2018年11月,象鼻窩公園取得湖南省政府下達的省級森林公園批覆;2021年3月,湖南省林業局對象鼻窩公園總體規劃給予批覆,明確將以森林風景資源爲依託,生態文明建設爲重點,打造成爲“集自然教育、森林康養、文化休閒等多種功能爲一體併兼具城市公園性質的森林公園”。

圍欄上張貼着“告遊客書”提示語。

“我們理解市民對自然體驗的需求,但現階段公園仍處於前期開發階段,擅自入園風險難控,冒險打卡看似新鮮刺激,實則危機四伏。”象鼻窩公園管理方梅溪湖公司相關負責人提示了多個違規入園的風險點。

一是道路、救援設施不完善,很多地方只能步行,一旦發生意外,救援車輛無法進入,難以及時施救;二是公園4258畝林區範圍內正在實施林相改造,砍伐枯死木和疫木,以及清理2024年冰災倒伏木,林區存在施工安全和森林火災隱患。

“對‘帶路收費’等非法牟利行爲,我們將聯合公安部門追責。”面對擅自入園的亂象,梅溪湖公司將在重點區域加裝攝像頭,並增派特勤小組展開巡查,對破壞圍欄、帶路牟利者依法追責;若組織者收費或引發事故,則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建設進展:

6月將啓動應急防災設施項目建設

目前,象鼻窩公園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林相改造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林地清理施工現場圖。

2023年底,象鼻窩公園開始進行林相改造項目施工,旨在豐富生物多樣性、改善森林生態質量、增強森林的多種功能,形成色彩豐富、季相變化明顯、羣落穩定性高、生態功能強的森林。現階段已完成林地間伐、林地清理和補植苗木工作。

另據最新工作進展,象鼻窩公園將於2025年二季度啓動應急防災設施建設,2026年完工。項目包括森林防火道、巡護道、消防管網等基礎設施,旨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請大家珍愛生命、遠離風險,共同守護綠水青山。”公園管理方溫馨提示:象鼻窩公園目前仍處於全封閉施工階段,施工區內存在危木清理、地質災害、森林防火等多重風險,懇請市民遊客切勿輕信網絡“野路攻略”,拒絕跟隨非法帶路人員冒險打卡。待公園正式開園後,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大家再來盡情體驗自然之美。

來源:紅網時刻新聞

記者:戴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