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仍是瘧疾“重災區” !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將加劇全球瘧疾疾病負擔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青雲】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以下簡稱“世衛組織”)公佈《世界瘧疾報告2024》,再次強調重視氣候變化對瘧疾防控的影響——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氣溫上升和天氣模式變化持續影響着全人類的健康、安全及生計。

今年11月,由蓋茨基金會支持,瘧疾地圖項目(Malaria Atlas Project,以下簡稱MAP)和波士頓諮詢集團(以下簡稱BCG)共同發佈的《氣候對非洲瘧疾的影響報告》也指出,氣候變化將加劇全球瘧疾負擔,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正承受着瘧疾的最大影響。這也是全球首個量化分析氣候變化對非洲大陸瘧疾疾病負擔影響的研究。

對此,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評論《世界瘧疾報告2024》時指出,氣候變化和人羣的流離失所等多因素重疊加劇了全球瘧疾防控挑戰,全球應攜手合作,加大資金投入,制定適宜的干預措施,保持關注並創新手段,共同朝着無瘧疾的願景邁進。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球瘧疾基礎研究和產品研發投資總額達到6.9億美元,在連續4年的下降後首次上漲。

非洲依舊是瘧疾“重災區” 緬甸瘧疾爆發或影響周邊國家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蚊子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界瘧疾報告2024》顯示,自2020年以來,全球瘧疾病例的數量持續增加。2023年全球範圍的瘧疾病例約爲2.63億例,比2022年增加約1100萬例。不過,自2020年以來,全球瘧疾病例死亡數持續下降,2023年爲59.7萬例,比2022年的60.8萬例減少1.1萬例。

大多數瘧疾病例仍發生在世衛組織非洲區域。2023年,全非洲地區瘧疾病例高達2.46億例,佔2023年全球瘧疾病例數的94%,死亡病例爲56.9萬人,佔全球瘧疾死亡人數的95%,其中,76%的死亡人數爲5歲以下兒童。

部分非洲國家正採取一系列綜合性方法,包括改革瘧疾防控管理體制、強化監測系統,推行藥浸蚊帳(ITN)和室內滯留噴灑(IRS),擴大瘧疾診斷和治療服務範圍,提高公衆認知,動員社區參與等,使當地瘧疾病例數得以下降。2000年至2023年,非洲地區瘧疾死亡率下降63%,從每10萬高危人羣中140人下降到52人。博茨瓦納、科摩羅、厄立特里亞等國家的瘧疾報告死亡人數均少於10例。

中國於2021年6月30日獲得世衛組織無瘧疾認證,成爲WHO西太平洋區域30多年來第一個獲得無瘧疾認證的國家。不過,包括中國在內的大湄公河次區域(柬埔寨、中國雲南省、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泰國和越南,簡稱GMS)仍然面臨較大挑戰。

2015年至2023年期間,GMS區域本地瘧疾病例減少26.6%,本地惡性瘧原蟲病例減少73.7%。然而,2020年至2023年,緬甸瘧疾爆發,負擔了GMS區域95%的本地病例和99%的惡性瘧病例。2025年,柬埔寨和泰國有望實現瘧疾消除。緬甸瘧疾的爆發,卻在給周邊國家,特別是泰國能否真正實現瘧疾消除蒙上陰影——兩國毗鄰,來自緬甸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劇瘧疾在泰國傳播的風險。

爲此,《世界瘧疾報告2024》建議,GMS區域應積極面對邊境瘧疾傳播的挑戰,結合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量身定製衛生干預措施,以有效控制瘧疾和預防繼續傳播。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瘧疾發病率 本世紀中葉非洲或新增55萬死亡病例

《世界瘧疾報告2023》首次強調,氣候變化已對瘧疾傳播和負擔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值得關注。今年11月發佈的《氣候對非洲瘧疾的影響報告》則明確指出“氣候變化將加劇全球瘧疾疾病負擔,瘧疾對氣候變化高度敏感。”

《世界瘧疾報告2024》進一步指出,氣候變化可改變瘧疾傳播媒介的分佈,影響瘧疾的傳播模式以及全球疾病負擔的總體情況。降雨量的增加和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會爲蚊子創造更多的繁殖場所,從而增加瘧疾傳播的風險。

更爲重要的是,洪水、颶風和乾旱等極端天氣造成大量流離失所人羣,進而提高瘧疾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比如,2022年—2023年,自然災害致使非洲東南部國家馬拉維瘧疾病例增加了3.1%,莫桑比克瘧疾病例增加了3.9%。這些病例多集中在農村地區,因道路、橋樑和電力供應設備受到嚴重破壞,無法得到充足的糧食、藥物等物資。

2019年至2023年間,全球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國家數量約爲50-63個。其中,2023年因自然災害導致流離失所者約爲760萬人。隨着氣候變化的加速,這一數字預計還會上升。爲此,《世界瘧疾報告2024》呼籲,應儘快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包括識別流離失所羣體在獲取醫療服務方面所面臨的障礙,確保他們能獲得及時的預防和治療,並且,將瘧疾防控納入更廣泛的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之中。

在蓋茨基金會支持下,《氣候對非洲瘧疾的影響報告》作者MAP和BCG創建了一個氣候模型,用以預測非洲大陸洪水和氣旋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並預估2049年之前,氣候變化事件對瘧疾相關死亡率的影響。

該報告指出,在非洲,從2030年到2049年,氣候變化將導致超過55萬額外的瘧疾死亡,其中92%的死亡由極端天氣事件引起;同樣時間範圍內,即便維持現有干預措施,多達17%的全面干預措施效果可能會因氣候變化的干擾而喪失;隨着時間的推移,氣候變化將加大瘧疾消除的難度。到205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75%的人口,即13億人,將生活在因氣候變化而使瘧疾消除工作更加困難的地區。

《氣候對非洲瘧疾的影響報告》也認爲,氣候變化除可改變蚊蟲等傳播媒介的分佈外,更會導致大量流離失所的人羣。他們得不到足夠的糧食、藥浸蚊帳(ITN)等瘧疾防範物資以及醫療服務,更容易感染瘧疾並死亡。

“氣候模型的結果表明,非洲將出現更爲嚴重的洪災、颶風等極端天氣。”《氣候對非洲瘧疾的影響報告》呼籲,應加速全球瘧疾消除工作,因爲越早實現瘧疾消除,越有助於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後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