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消息,據人民銀行官網,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據披露,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增持計劃近3000億元。202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會同中國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創設了股票...
1月17日,證監會公佈了《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監管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則》),着力加強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安全性和使用規範性,提升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意在嚴格募集資金監管,進一步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則》強調募集資金使用應專款專用、專注主業,從嚴監管用途改變和使用進度緩慢。同時,對...
隨着廣發基金、天弘基金宣佈旗下基準做市信用債ETF提前結束募集,1月7日同步開啓發售的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已全部結募。從發行情況來看,有6只產品宣佈提前結募,還有的產品進行比例配售。例如,南方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原定募集截止日爲1月13日,改爲提前至1月8日。截至1月8日,該ETF募...
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佈《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下稱《報告》),2024年,全國共有179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08萬隻,累計募集資金167.31萬億元。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有21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
1月18日,興銀基金公告稱,易勇於前一日被任命爲公司總經理,同時董事長吳若曼不再代爲履行總經理職務。從過往從業經歷來看,易勇曾在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興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新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京東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財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其中,2021年5月,易勇加入財通證券...
繼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之後,長沙銀行發佈2024年度業績快報,成爲首家遞交2024年“成績單”的城商行。1月17日,根據長沙銀行披露,該行2024年錄得營業收入259.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8億元,同比增長6.92%。截至2024...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月17日官網消息,爲規範小額貸款公司行爲,加強監督管理,防範化解風險,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穩健經營、健康發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制定發佈《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辦法》共7章、60條,包括總則、業務經營、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
臨近春節,你的年終獎是否已經到手了呢?而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多家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已經瞄準打工人的年終獎,以活動形式推薦相關產品,涵蓋理財、基金、存款、保險等。具體來看,交通銀行APP上推出了“年終獎好去處工資打理有‘薪’招”的活動,涉及“薪”選理財、“薪”選基金、“薪”選保險、“薪”選存款...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葛孟超)記者從國家外匯管理局獲悉:銀行外匯展業改革實施以來,參與銀行從起步時的4家增至16家。這16家參與銀行包括3家大型商業銀行、9家股份制銀行、2家城商行和2家外資行,還有多家商業銀行積極準備參與。從市場反饋和運行效果看,初步實現了爲銀行“減壓”,爲企業“減負”的目標...
在近期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首發經濟”被寫入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成爲2025年提升消費能級、打造新消費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首發經濟,從地方政府的新舉措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動向?促進量質齊增,增加首發經濟新供給積極推進首發經濟,2025年引進培育100個首店——這是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作出...
國家醫保局1月17日在京召開“保障人民健康賦能經濟發展”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醫保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介紹了去年醫保各項工作的總體情況及2025年的工作安排。國家醫保局規財法規司司長蔣成嘉介紹,2024年我國醫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餘,醫保基金安全可持續。一是基金收入“穩”。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總收入3....
2024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預計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0%;到2027年,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00億元。《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到5.76億人,佔整體網民的52.4%,呈穩步增長態勢。當月,微短劇分類分層審覈制度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本週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80.5萬輛和387.3萬輛。其中,新能源商用車國內銷量53.2萬輛,市場滲透率17.9%。與新能源乘用車高達47.6%的滲透率相比,商用車新能源化亟待提速。商用車主要指客車、貨車、專用車、工程車輛等用於運輸人員和貨物的汽車,比...
龐大的內容消費需求,正在重塑知識供給端生態。近來,隨着人們知識付費意識提高,以及5G、AI技術的興起,“耳朵經濟”成爲消費新風口。以播客、有聲書、廣播劇、在線音樂爲代表的音頻作品憑藉使用場景多元、伴隨性強、去屏幕化等特點獲得大批用戶青睞,無論是早高峯的地鐵、散步路上,還是喫飯、睡覺前,人...
近幾年,特色農業在我國各地農村全面開花,各式各樣的農特產品豐富了消費市場,帶動農民增收,繁榮鄉村經濟。特色農業,一般需利用鄉村特定區域內的農業資源,發展成爲具有獨特品質、特定市場需求和較高經濟價值的農產品,達到一定規模還可以發展成產業。產品有特色,模式易創新,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正不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