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最炙手可熱的投資主線之一——創新藥板塊,在政策、技術、資金三重共振下持續爆發,不僅帶動醫藥行業整體估值修復,更推動醫藥主題基金成爲市場“吸金利器”。數據顯示,7月以來多隻醫藥主題基金單月漲幅超30%,年內業績榜單前十中九席被醫藥產品佔據,資金對創新藥賽道的追捧熱度創下近三年新高。
自年初以來,創新藥板塊便以“黑馬”姿態領跑市場。從A股的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到港股的信達生物、康方生物,相關標的股價屢創新高,帶動醫藥生物指數年內累計漲幅超過25%,顯著跑贏大盤。7月,隨着全球醫藥巨頭併購潮湧動、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頻傳捷報,板塊情緒進一步升溫,單月指數漲幅突破12%,成爲資金加倉的核心方向。
“創新藥已從‘主題投資’轉向‘產業趨勢投資’。”某公募基金醫藥行業研究員表示,政策端,醫保談判簡化、審評審批加速等改革持續落地;技術端,ADC(抗體偶聯藥物)、雙抗、細胞治療等前沿領域進入成果收穫期;資本端,美聯儲加息週期接近尾聲,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環境回暖,共同構成了本輪行情的底層邏輯。
醫藥基金“王者歸來”,單月最高漲34%。板塊的強勁表現直接反映在基金淨值上。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全市場200餘隻醫藥主題基金(AC份額合併計算)中,超過80%年內實現正收益。其中,永贏醫藥健康A以34.2%的單月漲幅領跑,華富健康文娛A、中銀創新醫療A等7只基金漲幅超30%,形成明顯的“賺錢效應”。
拉長時間維度看,醫藥基金的復甦勢頭更爲顯著。年內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中銀創新醫療A、融通健康產業A等9只產品均聚焦醫藥領域,與去年同期的“無人問津”形成鮮明對比。某頭部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透露:“近期渠道調研顯示,投資者對醫藥基金的關注度提升至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新發基金中醫療健康主題佔比超過40%。”
驅動醫藥基金回暖的,除了短期業績催化,更有長期邏輯的支撐。公募基金二季報顯示,醫藥板塊重獲資金青睞,持倉比例環比提升1.2個百分點至12.5%,結束連續6個季度的下滑趨勢。與此同時,北向資金7月單月淨買入醫藥生物行業超80億元,位居所有板塊首位。
“當前醫藥行業估值仍處於歷史中位數以下,但產業創新週期已不可逆。”某百億級基金經理強調,隨着國內藥企從“跟隨創新”向“源頭創新”躍遷,疊加國際化進程加速,未來3-5年將湧現一批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爲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儘管短期交易擁擠度有所上升,但醫藥作爲典型的“長坡厚雪”賽道,其戰略配置價值未變。建議投資者關注創新藥產業鏈、高端醫療器械、消費醫療等細分領域,通過定投或分批建倉的方式分享行業成長紅利。
從“至暗時刻”到“聚光燈下”,醫藥行業的反轉行情印證了“創新驅動增長”的長期邏輯。(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