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低谷時,利用電能將空氣壓縮到鹽穴中;用電高峯時,再釋放空氣,推動空氣透平發電。在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地下千米的鹽穴化身大型“充電寶”,一個儲能週期可存儲電量30萬度,相當於6萬居民一天的用電量。這種壓縮空氣儲能是新型儲能“家族”中的一員。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
3月24日,中國能源產業發展網(http://www.ccedia.com/)開啓試運行。中國能源產業發展網是在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組委會的指導下,依託成功召開五屆的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推出服務於產業發展的門戶網站,以“引領能源產業發展的風向標”爲定位。同時,攜手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產業品牌研...
核心閱讀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爲主的氫能供應體系。要將創新擺在產業發展的核心位置,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裝備自主可控能力,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入融合發展,也要堅持穩慎應用、示範先行,推進氫能產業健康、有序、可...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作出哪些部署?有哪些亮點?記者採訪了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增強能源供應鏈安全性和穩定性“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是現代能源體系的核心內涵,也是對能源系統如何實現現...
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爲推動“十四五”新型儲能高質量規模化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一、《實施方案》出臺背景(一)“...
經國務院批覆同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作出哪些部署?記者專訪了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問:我們注意到,“十四五”能源規劃的名稱與“十二五”“十三五”有了新變...
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其...
本報北京3月21日電(記者丁怡婷)21日,國家能源局發佈1—2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1—2月,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349萬千瓦,相當於1個多三峽電站的總裝機容量,比上年同期增加790萬千瓦。其中,水電194萬千瓦、火電473萬千瓦(包含燃煤、燃氣、生物質發電等)、風電573萬千瓦、太陽...
隨着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佔比不斷提升,與新能源發展緊密相關的儲能技術和產業也備受關注。今年以來,各省市加快推進儲能項目的落地,有超過20個省份明確了配套儲能設備的配儲比例。多地加速佈局儲能建設在浙江長興,總投資67億元的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圍繞磷酸鐵鋰、...
應急管理部14日舉行2022年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張昕在會上介紹,2021年,全國礦山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全國礦山共發生事故356起、死亡503人,同比分別下降16%和12.7%。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國煤炭產量41.3億噸、同比增長5.7%,創歷史新高,煤礦發生事故9...
3月15日,隨着一座座儲氣庫供氣閥門陸續關閉,今年的供暖季平穩度過。這當中,我國天然氣儲氣庫建設的技術突破功不可沒。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專家鄭得文介紹,地下儲氣庫是天然氣上、中、下游產業產供儲銷體系中的關鍵一環,其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飯碗”作用至關重要。2017年,我國北方...
本報北京3月14日電記者張蕾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日前,我國最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在北京雲崗進行首次試車,發動機啓動運行520秒後正常關機,試車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該臺發動機成功進行的第二次長程試車,進一步驗證了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的可靠性。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用於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芯一級,...
推進低碳轉型確保能源安全本報記者郭雪巖齊志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綠色低碳是世界潮流,沒有綠色低碳轉型就沒有未來可預見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永生委員介紹,中國石化積極推動能源革...
2022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9週年。共搭合作之橋,共促發展繁榮。中國電力企業參與全球競爭,推動國際合作,構建發展新格局,爲電力短缺的國家帶去更好的電力供應和發展機遇。巴基斯坦默蒂亞裏~拉合爾±66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埃及EETC500千伏國家主幹網升級改造項目、巴西美麗山二期送出±800...
牟思南齊琛冏從1973年進入河北電力學院(現華北電力大學)求學並留校任教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已經在電力行業躬耕不輟五十年。從初步走向科研和教育事業的70年代,到“碳達峯、碳中和”如火如荼進行的當前,五十年來,劉吉臻始終不忘初心,在電力科研、人才教育、能源戰略諮詢等方面建樹卓著。他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