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產業品牌研究與傳播中心(以下簡稱“品牌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國家能源局原能源監管總監李冶,中國能源研究會監事長、國家能源局原總工程師韓水,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等領導專家,以及來自國家電網、三峽集團、中廣核能源央企和四川能源協會、環球網、聞遠達誠等機構負責品牌相關的專業人士出席了成立儀式。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孫正運主持,史玉波、劉平均、李冶、韓文科共同爲品牌研究中心揭牌。
史玉波在成立儀式上表示,品牌是企業與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加快推進品牌建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途徑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品牌發展工作。行業需要貫徹落實“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提出設立“中國品牌日”,旨在凝聚品牌發展社會共識,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2017年4月24日,國務院批准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爲“中國品牌日”。
“近年來,我們有目共睹,中國製造、中國科技等領域品牌蓬勃興起,‘含金量’與‘含綠量’不斷提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不斷擴展。”史玉波指出,我國能源產業在國內和國際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然而,也應看到,當前我國存在國際知名能源企業品牌數量少、影響力較弱的情況。這一方面說明我國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國能源產業對品牌建設不夠重視。
史玉波強調,在雙碳背景和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之下,能源產業品牌建設既勢在必行,也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經中國能源研究會第八屆常務理事會第六次會議研究,決定成立能源產業品牌研究與傳播中心,爲推動能源產業高品質發展盡一份力量。
劉平均在講話中介紹了我國品牌建設與評價的發展歷程,並對中國能源產業更好走向全球品牌價值鏈中高端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要研究制定管理標準,首先開展行業品牌榜的發佈;二是在此基礎上制定國際標準,向全球發佈能源的世界品牌榜單;三是在能源國際品牌中心地區開展線上線下的貿易;四是舉辦可持續發展國際能源品牌論壇;五是創新能源品牌發展指數,引領中國能源品牌走向世界。
劉吉臻院士在致辭中對品牌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強調,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國的能源產業還沒有形成與實力相匹配的品牌影響力,能源產業的品牌意識應切實提高上來。“我國能源產業的品牌建設,任重道遠,但也意味着空間巨大,潛力無限。因此,很高興看到中國能源研究會成立了能源產業品牌研究與傳播中心,代表我們能源產業也有了品牌研究、評價體系建設的專業機構,可以說是填補了國內空白。”
能源企業在質量和服務上“底子”厚,在品牌建設與傳播上“底氣”才更足。劉吉臻提出,一花獨放不是春,面臨實現雙碳目標的挑戰,靠各企業各自爲戰、單槍匹馬不可能成功,品牌建設同樣的道理,需要多方面相互借力、齊心協力,形成產業的良好口碑、百花齊放的景象,共同打造中國能源的集羣品牌。
孫正運就品牌研究中心成立背景、定位及中心人員構成做了詳細介紹。品牌研究中心以“打造產業品牌價值鏈、提升發展核心競爭力”爲定位,以“引領能源企業發展走品牌化道路”爲使命,旨在引導企業對品牌建設重要性的認知和發揮品牌價值推動產業發展的優勢;營造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品牌化道路的良好氛圍;搭建能源界“產、學、研、用”高端交流平臺與企業宣傳推廣窗口。
在品牌研究中心負責人方面,孫正運表示,由有關部門、專家、個人和單位推薦,並反覆徵求意見、醞釀和協商,經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設主任1名,副主任6名,祕書長1名,副祕書長1名。主任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擔任主任;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副主任馬家斌,中廣核集團公司黨羣與文宣部副主任袁昌紅,中國東方電氣集團黨羣工作部副部長、新聞中心主任汪朝林,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原宣傳與品牌部副主任耿明山,四川能源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馬光文分別擔任副主任,環球網能源頻道主任牟思南擔任副主任兼祕書長,環球網能源頻道主編齊琛冏擔任副祕書長。主要負責品牌研究中心發展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與具體推動能源產業品牌研究工作的開展。在揭牌儀式上,史玉波爲品牌研究中心團隊負責人分別頒發了聘書。
李冶、韓水等能源行業專家亦對品牌研究中心的成立表達了祝賀與期待。
李冶表示,中國能源研究會成立品牌研究中心是很有遠見的,對能源行業是一件大事和好事。希望品牌研究中心成立後立足於行業,服務於行業,工作不斷走向深入,越做越好。還表示說,自己也願意積極參與其中多做一些具體工作,圍繞着行業發展、重大工程技術產品等的品牌建設盡一份力量。
韓水認爲,品牌研究中心的成立很有必要,也是中國能源研究會的一個創新。下一步希望藉助中國能源研究會在能源領域的研究優勢和影響力,進一步助推能源品牌傳播推廣、交流對接,促進能源企業新技術、新產品得到廣泛應用,進一步推動能源產業清潔高效、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爲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的韓文科,在成立儀式上詳細介紹了成立後開展的主要工作,一是研究學習如何推動能源產業發展相關的品牌研究、標準體系建設等戰略規劃;二是圍繞產業發展熱點、難點和轉型創新成果,舉辦相應的行業峯會、高端論壇、專題研討會、展覽展示;三是依託能源行業權威媒體、專業媒體傳播產業轉型創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以及能源產業品牌發展相關動態。同時,公佈了2022年度需要執行落地的三大主要項目:組織召開第六屆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推出中國能源產業創新博覽會和與編輯《能源產業聚焦》,以及將研究分析能源產業應如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
韓文科表示,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已成功舉辦五屆,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並獲得了良好口碑。今年品牌研究中心將依託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成熟品牌,擬推出中國能源創新博覽會(以下簡稱“能博會”),重點展示在能源革命和雙碳背景下能源產業轉型創新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誕生的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等。能博會以“能源產業創新成果展示的主陣地”爲定位,首屆以“轉型創新 品牌賦能”爲主題,計劃於9月與第六屆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同期推出,形成以會促展,以展促會模式,旨在打造能源產業的高端交流平臺。展出地點暫定北京亦莊。
另第六屆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還將舉辦“首屆中國能源產業品牌發展高峯論壇、雙碳目標下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轉型創新峯會、氫能產業的春天期高峯論壇、能源產業科技成果轉換對接會”等有關產業發展的系列峯會。
成立儀式同期還舉行了“能源產業如何打造國際一流品牌競爭力研討會”,特邀請了既熟悉能源產業,又專業從事品牌發展的聞遠達誠諮詢管理公司創始人、總裁李國威發表了“能源與快消品牌方法對比” 主旨演講。
他介紹,面向消費者(2C)爲主的快消品與面向企業(2B)爲主的能源產業相比,在品牌定位上有着明顯區別,表現在重要性不同、原則不同、方法不同等。作爲2B爲主的能源行業,專業程度尤其重要,在舉辦技術性、行業性大會,旨在樹立自己的行業首選的地位,確定什麼樣的議題,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和品牌工作者都需要考慮的。
品牌研究中心部分負責人也分別發表了觀點。
馬家斌表示,劉平均講話中提到的“質量、服務、技術創新、無形資產、有形資產”評價指標的“五要素”,對能源企業品牌建設人員的工作是非常值得參考和有幫助的。“在企業品牌建設與傳播工作中深深感覺到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深究,需要得到專家理論上的指導,品牌研究中心爲搭建了平臺和橋樑,希望有機會多與兄弟單位相互學習交流,也願意共同推動平臺建設工作。”
耿明山建議,品牌創建是上下聯動的過程,從董事長到二級單位、中層管理者再到基層工作人員都形成品牌意識並齊心合力,才能達到效果。此外,他表示品牌建設不完全等同於宣傳,建議加強能源企業品牌建設相關的交流和培訓工作,在這方面,品牌研究中心有義務、有責任推動能源企業間相關交流培訓機制的形成。
袁昌紅介紹,國務院國資委2019年明確10家中央企業爲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廣核集團5家佔據了一半。”踐行新發展理念、履行社會責任、擁有全球知名品牌形象”是選定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的重要考慮方面。從能源大國邁向能源強國的歷程中,品牌建設非常重要。品牌建設對能源企業的國際國內市場開拓方面都將帶來機遇。
據瞭解,品牌研究中心成立後,還將邀請能源與品牌領域的權威專家組建專家委員會指導相關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