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談美食情緣:食物中的時間與鄉愁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文雯】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以其鏡頭下的美食世界而廣受讚譽。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他的作品不僅捕捉了食物的色香味,更展現了食物背後的文化和人情味。在2024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陳曉卿接受了環球網公益頻道的採訪,深入分享了他的創作理念,美食隨筆合集《喫着喫着就老了》的寫作經歷,以及他個人與食物的深厚情感。

環球網:除了《舌尖上的中國》,您還執導了《風味人間》等優秀作品,能否談談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和靈感來源?

陳曉卿:實際上在拍攝「舌尖」之前,我做過很多題材的紀錄片。當時我還在體制內的媒體上班,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紀錄片在全社會有非常好的影響,我也比較幸運,在這個時候參加工作,開啓了自己的紀錄片生涯。不過到了千禧年之後,紀錄片的生存,尤其是官媒所轄的紀錄片創作出現了瓶頸,大家都一味去拍所謂的“大片”,我原來喜歡的社會類題材紀錄片由於製作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過高,漸漸不再受到平臺重視,我也轉而去做一些歷史、文化、自然題材的節目。

在不斷試探題材的那段時間裏,我同時也在寫美食專欄,2011年,《舌尖上的中國》通過立項,我自己也沒想到這個關於食物的紀錄片獲得了廣泛的影響。直到我自己成立稻來紀錄片實驗室之後,儘管還仍在做社會類、文化類、歷史類的節目嘗試,但是很明顯,美食類紀錄片的投入產出比會更加理想,觀衆基數也更爲龐大。

這其實看似水到渠成,但肯定是之前屢次嘗試不同題材的結果,尤其是在拍攝自然類紀錄片「森林之歌」時,我和我的團隊,接受了BBC、Discovery等國外同行的“商業紀錄片”製作流程培訓,把我們過去傳統的,單打獨鬥的實現個人表達紀錄片製作模式,轉變成以觀衆爲核心訴求的團隊協作的工業化流程。

現在想來,我和團隊成立了工作室,最初的動機,還是想把商業紀錄片產業化的實驗進行的更加徹底一點,無奈受制於大環境的制約,目前在我所供職的騰訊視頻,似乎也只有生活方式類的紀錄片比較容易通過立項。所以說,很多作品的創作背景和靈感來源,更多受制於觀衆的需求。

環球網:您能簡要介紹一下新作《風味人間5》的創作理念和主題嗎?與前作相比,它有哪些創新和突破?

陳曉卿:風味5的大主題更多針對我們食物加工烹飪過程中的香料,中心思想沒有偏離《風味人間》一貫的主旨,也就是在這個世界之上,最珍貴的是獨特的,有個性化的,千姿百態的區域性美食。不同地方的人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對相同的食物進行了不同的加工,這裏面既有異曲同工,也有流變。

使用香料是人類祖先的共同智慧,香料也伴隨着全球性貿易與戰爭,不斷改變着這顆星球上的風味。把這些獨特的、能夠刺激我們嗅覺、激發食慾的特殊材料,他們的前世今生講清楚,我覺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同時「風味人間」,已經制作了將近7年時間,我們也在嘗試新的節目形態,去年底播出的「我的美食嚮導」,更多站在中國傳統食物發展變化的起點,從這裏出發,來尋找我們今天陌生或熟視無睹的食物,看看是什麼樣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歷史社會,讓中國人一步一步養成了今天的飲食習慣。從根本上說,它和之前的風味人間有2個方面的差異,一個是內容上,它更像一個文化尋根的節目;從形式上,是以我個人形象出鏡,和不同學科專家一起探訪的方式來完成的。

環球網:在寫作《喫着喫着就老了》的過程中,有哪些食物或美食經歷觸動了您?

陳曉卿:這套書實際上是我開始寫美食專欄,也就是2005年之後的美食隨筆合集,在裏面能看到我將近20年間,對食物一些心態的變化。三、四十歲的時候,總是對那些自己沒有嘗試過的東西抱持着無比熱情,更像是通過食物去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空間感的寫作。後十年的文章雖然不多,但更多關注的,是日常的,普通的食物,在裏面反覆品味過去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對這種食物的態度,它更像是一個在時間河流裏,不停打撈的過程。

有個讀者給我留言,我個人覺得非常準確,他說文字裏,一直能看到故鄉兩個字,在我個人的理解裏,我童年時代的故鄉,可能是空間意義上的故鄉,還有一個故鄉,則是時間上的,與年齡相關。

寫作是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它和拍紀錄片是兩種體驗,拍片是團隊作業,裏面充滿了不同工種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妥協,最終只能說“你”是衆多作者之一,而寫作不同,一個人就是全部,所以從成就感來說,我更熱愛寫作。

環球網:在書中,您分享了許多與食物相關的故事和感悟。對於您個人而言,食物在您的生活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陳曉卿:我出生在安徽東北部一個非常貧瘠的小縣城,我的童年時代,整個國家也並不像今天這樣在物質上有更多選擇,這導致了兩個方面的結果。一個是長大了之後,我十分懷念童年時代的味覺記憶,也就是所謂“鄉愁的滋味”;另一方面,我對新鮮的食物缺乏熱情。事實上,是我的職業讓我有所改變。走的地方多,呆的時間久,漸漸也發現了他鄉食物的美好,甚至在自己的食物鄙視鏈上,慢慢也不再把老家的食物擺在頂端了。

新書裏的第一篇文章「十七歲的遠行」裏,我說的很清楚,食物讓我能夠遊走在故鄉和世界之間,而這一切,都開始於十七歲那年的遠行。回顧這些年喫過的飯,走過的路,以及對世界的理解,讓我明白“人的口味就是這樣,有時像岩石般頑固,有時又像流水一樣豁達。”

所以,我經常跟比我歲數小的朋友說,如果可能,一定要嘗試新鮮的東西,然後進一步瞭解喫這些東西的人,就像我常說的一句話:喫百家飯,行千里路,相當於讀了萬卷書。

環球網:《喫着喫着就老了》探討了食物與老化之間的聯繫。您認爲食物如何影響我們對老化的態度和認知?

陳曉卿:老是一個自然規律,你的味覺系統,消化系統,代謝系統都沒有辦法像年輕時那麼有力。

但同時,「老」又代表你的閱歷,我們常常說,衡量一個食物,往往有多重維度,沒有時間的積累,你甚至可能理解不了它的美好。就像昆明的乾巴菌,汪曾祺先生說,它是南通毛醃雞,寧波魚鯗和南京鴨胗的複合之物。這就是對一個食物不同維度的理解,沒有閱歷是體會不到的。這是年齡和閱歷帶來的魅力。

環球網:在您看來,現代社會中人們對食物的態度和飲食習慣是否有所改變?您對這些變化有何看法?

陳曉卿:其實從古至今,人的味覺喜好都是在不停變化的,在食物不豐足的年代,油脂、糖,重口的調味,天然會被人們接受。而今天,尤其是在現代科學參與我們對食物的判斷時,它又成了我們拒絕食物的理由。

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代物流日漸發達,人的生活半徑無限擴大,我們能接觸的食物越來越豐富,人類也前所未有的走到了食物選擇鉅變的時代。對此我是持開放態度的,畢竟社會一直在向前,我們沒有辦法回到從前,回到一成不變的傳統烹飪,更回不到茹毛飲血的時代。

環球網:您是如何處理書中涉及的個人情感和回憶的?寫作過程中是否有什麼特別的挑戰或收穫?

陳曉卿:寫作的人,大多會生活在自己的記憶和想象裏。寫一篇文章的動機,往往是喫到的食物,給我帶來了或熟悉,或迥異的感受,而這種變與不變,都承載着“時間的味道”。而時間的味道,沒有一處不貼附着寫作者的個人情感。當這些文字訴諸筆端,你會感覺到自己站在時間河流的岸上,看到曾經的自己一點一點走近,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過程。

環球網:您平時喜歡讀哪些類型的書籍?能否推薦一些您認爲值得一讀的作品?

陳曉卿:知識型的,推薦《烹》;喫喝遊記,推薦扶霞的《魚翅與花椒》;從美食文字上,最推崇的還是汪老的作品。

我讀書比較雜,個人喜歡歷史類和傳記類的作品。推薦《大明王朝七張面孔》《巨流河》《上學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