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光網貸還款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市民李先生向媒體求助,稱其妻子在上海閔行區顓橋鎮一家養生館,短短五個月就花掉了17萬。
李先生和妻子來自安徽六安,在上海打拼多年,一個開大巴一個做家政。今年3月28日,妻子在閔行區顓橋鎮都市路偉都菜市場買菜時,一場“免費陷阱”悄然開啓。

“當時一個年輕姑娘過來搭話,說店裏有免費足浴體驗,我老婆就跟着進店了。”李先生說,可剛坐上足療椅,免費體驗就變了味,店員開始滔滔不絕地推銷“養生項目”,把健康風險說得觸目驚心。
“做肺部理療能防癌症,淋巴排毒能躲淋巴癌,還說請了‘專家’坐鎮,用的是祖傳祕方。”這些以“防癌”爲名的話術,讓李先生的妻子心頭一震。從未接觸過養生行業的她,被“癌症”“絕症”等字眼嚇住,稀裏糊塗交了2400元,買下足浴服務。
然而這還只是開始,第二天,店員又以“背部淤堵會引發重病”爲由,推薦4580元的項目,沒過幾天,又說“不做腹部排毒會得宮頸癌”,讓她繼續掏錢......從幾千到幾萬,消費金額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我老婆說沒錢,他們就誘導她用手機網貸。”李先生說,直到無力償還網款,妻子才向他道出實情。“他們說不做這些項目就會得癌。我當時頭腦一熱,像掉進旋渦裏一樣,一點一點陷下去。”回憶起一來二去,從幾千到幾萬被誘導不斷網貸加碼消費,妻子滿是悔恨,她做過背部、腹部、淋巴等多個項目,卻連具體用了什麼產品都不清楚。

爲覈實情況,記者來到偉都菜市場,在地下室角落找到了李先生反映的這家“百草主義經絡養生館”。狹小的空間裏,一個隔間有老人正在做足浴,另一個隔間隨地堆放着雜物,環境衛生令人堪憂。
“經初步調查,該商家一是未按規定明碼標價,二是涉嫌虛假宣傳。”閔行區市場監管局顓橋市場所副所長鬍國華告訴記者,目前已立案。
據統計,李先生的妻子累計支付169377元,而根據現有證據,她實際消費僅96000元。記者將衛生問題反映給閔行區衛健委,經查該養生館未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現也已立案調查,將依據相關條例予以處罰。
截至發稿前,在監管部門介入下,養生館僅同意退還4萬元。此案提醒廣大市民,面對街頭“免費體驗”的誘惑,務必提高警惕。尤其針對中老年人的養生類推銷,常以“防癌症”“治頑疾”等誇大宣傳誘導消費。若遇到要求大額預付,甚至誘導貸款的情況,切勿輕信口頭承諾,應保留憑證並及時向市場監管或衛健部門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 | 話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