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一體育生訓練時突發意外,結果確診氣胸!緊急提醒:80%以上都是自發性

“岔氣忍忍就好”“胸痛可能是胃病”——你知道嗎?這些常見的健康誤判,可能讓不少人錯過氣胸的最佳救治時機。來自台州路橋的初三學生小李(化名),身高179釐米,體重110斤,是一名跳高特長生。在最近的一次常規訓練中,他突然感覺左側胸痛,伴隨呼吸困難、胸悶症狀,久久不能緩解。

小李一開始以爲是岔氣,蹲在地上休息了幾分鐘,可疼痛越來越嚴重,連彎腰撿東西都費勁。見此情況,家人趕緊帶他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確定是左側自發性氣胸,小李的左側肺組織壓縮約20%。

綜合考慮後,當時小李一家選擇保守治療,後續症狀得到了緩解,一個星期後的複查也順利通過。

沒想到,複查後不到半個月,劇烈胸痛再次襲來。這回送醫檢查發現,小李左側的肺組織已壓縮了80%,急需手術治療。隨後,醫生爲他緊急進行了胸腔鏡肺大泡切除+胸膜固定術,緩解肺部壓迫。目前小李恢復良好。

“很多人對氣胸不瞭解,出現胸痛、胸悶時誤認爲是岔氣、胃病或心臟問題,從而延誤治療。”對此,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曉東強調,氣胸的症狀具有明顯特點。

比如,自發性氣胸通常突然發病,有的人在劇烈運動、咳嗽、打噴嚏、提重物或情緒激動時,就會出現單側胸痛,持續時間較長,還會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咳嗽、乏力等症狀。

“日常門診中,80%以上都是自發性氣胸患者。”李曉東說,一些有肺部基礎疾病或瘦高體形的年輕人,以及愛抽菸的老年人,都屬於氣胸的高發人羣,一旦出現突發胸痛、呼吸困難等異常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明確病情,避免延誤治療。

當然,科學預防也非常重要。“高危人羣在日常生活中,還要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尤其是瘦高體形男性和有氣胸病史的人羣,建議適當減少籃球、足球、跑步等高強度運動,選擇散步、瑜伽等溫和的運動方式。”李曉東說。

隨着氣溫下降,大家還要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同時戒菸限酒,避免吸菸對肺部造成損害,可降低氣胸發病風險。

“有肺部基礎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定期複查,監測肺部情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過度緊張等不良因素。”李曉東說。

台州晚報新媒體 記者:王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