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影醫療補齊醫學影像領域拼圖,全線超生產品國內外市場同步佈局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2025年11月12日,國產高端醫療影像龍頭聯影醫療正式發佈超聲uSONIQUE系列產品。這也是聯影繼在PET/CT、CT、MR、XR等領域改變行業格局後,補齊其在醫學影像領域的最後一塊拼圖。

"超聲是聯影必須佈局的關鍵領域。不僅是我們踐行‘健康大同’願景的重要抓手,也是聯影診療融合生態佈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在當下,以人工智能爲主的新一輪科技革命驅動下,超聲正處在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窗口期,有機會實現顛覆性的創新突破。"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稱。

據介紹,此次新品包括了從超高端到高端、中端再到經濟型全系列超聲產品矩陣,涵蓋臺式、便攜、掌上等多種形態產品,全面支持臨牀超聲中包括全身、心臟、心內科、產科、婦科,兒科,生殖、血管、重症監控、急救、麻醉、牀旁等在內的多個科室和應用場景。

超聲AI爲臨牀創造新價值

超聲是可及性最強、臨牀科室覆蓋最廣、無輻射最安全的影像技術,且能實時成像,尤其對心臟、小器官等精準診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聯影醫療超聲事業部總裁林峯介紹稱,“新的技術浪潮下,聯影希望充分發揮後來者優勢,以及多年來在醫學影像領域積累的專業洞察與能力,以AI來重新定義超聲,推動超聲診療從 ‘依賴人工’ 向 ‘智能自主’、從 ‘個體經驗’ 向 ‘標準均質’、從 ‘特定場景’ 向 ‘全域覆蓋’ 的範式躍遷,推動診療效率與精準度的大幅提升。”

爲此,聯影爲超聲量身打造uEDGETEC技術平臺,以“原生AI”賦能全超聲產品線。這一平臺包含PureGrid純淨矩陣探頭、xCompute異構超算系統、DeepFocus成像算法技術、MindSpace智能軟件架構爲底層技術支撐,通過業界首創的AIClear算法、SensiFlow超敏血流技術、AIStream全流程智能工作流、uTarget智能輔助分析、EasyConsole智能化面板設計、uVision視覺空間感知等數十項工具,實現超聲的精準成像、智能化、極致體驗以及自主進化。

例如,AIStream全流程智能工作流,業界首次實現了超聲診斷從超聲探頭激活、不同切面掃描存儲、數據分析到最終輸出報告全流程的智能化,讓超聲變得更“聰明”:從醫生拿起探頭準備掃查時,配備了位置傳感器的探頭檢測到運動姿態就會自動激活;掃查過程中,設備可以自主識別掃描的切面,並進行質量評價;隨後自動存儲符合質量要求的切面、自動測量和註釋,最後自動生成完整報告。不僅從源頭保障圖像質量的標準化和高端化,而且降低了操作門檻,醫生無需手動操作按鈕,只需要拿起探頭掃查就可以完成整個檢查任務。此外,使用智能工作流的切面識別時間縮短到20ms之內,完成單幀圖像的自動測量時間達到100ms以內,對於單切面的掃查時間僅需要10s,相較傳統的一分鐘以上,效率提升88%。

"我們AI已經植入在不同臨牀場景下不同工作流中。以腹部掃查爲例,醫生通常會使用同一個預設完成肝臟、腎臟、膽囊、膀胱、胰腺等不同部位的掃查,但是這些不同的組織部位對參數的要求是有差異的,基於‘AIStream’的生物智能成像可以自動識別掃查的部位智能調整參數,滿足對不同組織器官的掃查需求。再以心臟超聲掃查爲例,使用AIClear實時智能降噪技術後,圖像的噪聲明顯下降,組織結構的顯示也更加清晰。”林峯稱。

他還介紹,中國的超聲數據量非常大,這爲超聲AI落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中國的超聲醫生世界範圍專業水平都是領先的。在國外,超聲醫生和掃描技師分開作業,但中國醫生兩者兼顧,不僅每天處理大量類型多樣的病例,也有豐富的設備操作經驗。“我們在產品研發階段,就讓工程師入駐醫院與醫生深度交流合作,聽取醫生的真實反饋。超聲領域落地AI技術並不容易,一方面超聲的圖像是實時的、動態的;另外超聲是強經驗依賴學科,每個醫生掃查方式相對自由、隨機,我們必須與醫生緊密合作了解不同臨牀場景下醫生的真實痛點,讓AI能真正爲臨牀創造價值。”

此外,在發佈會致辭環節,薛敏提到將成立超聲創新基金用於超聲產學研醫及基礎研究領域,支持科研院所及醫療機構的研究及產業轉化。迄今,聯影已經陸續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幾十家醫院開展了緊密合作,充分的對腹部、血管、小器官、肌骨、介入、成人心臟、兒科心臟、婦科、產科等不同解決方案開展了週期性的持續有效的產品評估活動。

持續研發重投入,核心部件自主研發

聯影從2019年開始投入超聲研發,到今天產品正式發佈,歷時6年人才團隊建設與技術積累,累計投入超6個億。聯影醫療總裁包峻介紹,“我們始終堅持‘必須自主研發、必須全線覆蓋、必須對標世界領先''。”

他說,此次聯影超聲產線,實現了探頭、主機、板卡等全部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以超聲設備的“核心部件”探頭爲例,探頭頻率決定能看到多細的血管和能測多慢的血流。50MHz屬於超高頻探頭範疇,技術門檻遠高於常規高頻探頭(如7-20MHz),需突破“高頻信號衰減控制、微型化探頭設計、低噪聲信號處理”等核心技術。聯影首次採用第三代三元單晶材料量產高性能探頭,並推出50MHz超高頻成像技術,實現微米級分辨率,重塑淺表診斷。此外,3D超分辨成像技術,突破超聲衍射極限,實現了10微米級微血管網絡可視化。

依託聯影的集團優勢,聯影超聲技術的突破不止於當下的診療範式革新,更追求未來能“打破場景邊界、深化人機協同” 。“我們正在佈局可穿戴超聲、具身機器人、數字孿生等前沿產品形態,希望推動超聲技術從 ‘固定設備’向‘全場景隨行’、從 ‘輔助工具’ 向 ‘智能夥伴’跨越。”包峻說。

中國與海外市場同步佈局

超聲是保有量最大、競爭最激烈的醫學影像細分賽道。海外發達國家超聲設備發展較早,增長動力主要來源於存量更新迭代需求,中國等新興市場仍處於增量階段。根據GrandView Research 統計,2021 年全球超聲設備市場規模爲 79 億美元,預計從2022 年到 2030 年將以 4.5%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根據 Signify Research 數據,2020年我國超聲設備市場規模爲 4.2 萬臺/萬套,2024 年有望達到 6.8 萬臺/萬套。從出廠金額口徑看,2020 年我國超聲設備市場規模爲 90.2 億元,2030 年有望達到216.2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 8.1%。超聲約佔醫學影像設備總保有量的70%以上。但是高端超聲市場依舊外資佔主導,國產化率不到40%,在心臟實時三維等頂尖技術領域,90%市場是外資品牌,國產品牌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聯影現有超聲全線產品基本能覆蓋不同市場的不同臨牀需求。我們計劃在國內外主要市場同步推出全線超聲新品,依舊秉持高舉高打策略。”林峯介紹,目前聯影正在申請產品註冊證,其中超高端、高端的全身、心臟和婦產超聲已經獲得二類證;海外市場同步正在申請CE、FDA市場許可證。公司將於今年12月初在RSNA大會上重磅發佈多款創新影像設備及全系超聲產品,進一步完善海外市場的產品矩陣。目前,聯影超聲在美國西雅圖建立了超聲研發中心與海外超聲營銷團隊,並已經與新加坡、北美等海外客戶開展臨牀合作。

“依託公司在中國以及海外市場已經建立起的‘創新設備與科研服務一體化’高端品牌示範體系,與既有產品線的渠道資源,可實現銷售體系的高效聯動與交叉推廣,形成綜合影像解決方案的協同優勢。我們將持續放大品牌輻射效應,堅持高舉高打的國際化戰略,全面提升超聲業務的全球影響力。”林峯稱。(曉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