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1880元至15880元不等的費用
就能獲得“抖音官方合作扶持”
實現賬號熱度飆升
近日
高新區法院審理的一起詐騙案件
揭開了以“漲粉、推流”爲噱頭的
網絡騙局真相
三名90後青年在利益驅使下
淪爲詐騙團伙幫兇
最終身陷囹圄

2022年3月,佟某、邵某、程某先後入職大慶某網絡科技公司。在公司負責人丁某等三人(已判刑)的指使下,佟某等人僞裝成抖音官方合作商,向渴望走紅的短視頻創作者兜售“專屬扶持計劃”。
“他們聲稱與抖音平臺有特殊合作渠道,能通過內部技術提升賬號權重。”辦案法官介紹,犯罪嫌疑人會根據被害人賬號情況量身定製“推廣套餐”,最低收費1880元,最高達15880元。對於急於求成的用戶,他們還會推薦所謂“優質賬號”,以高出市場數倍的價格出售。
然而,這一切都是泡影。所謂的“推流”、“漲粉”服務要麼敷衍了事,用極低的成本刷一些“殭屍粉”,要麼根本無法兌現承諾。
經查,在短短13個月裏,佟某參與詐騙金額達15.5萬餘元,個人獲利3.3萬元;邵某涉案6.2萬餘元,獲利1.7萬元;程某涉案2.3萬餘元,獲利3000元。2024年6月,三人相繼被公安機關抓獲。
令人唏噓的是,這些年輕人最初都抱着正常就業的心態入職,卻在發現公司涉嫌詐騙後未能及時抽身。佟某在庭審中坦言:“最初以爲只是營銷手段,後來明白是違法時,已經被每月上萬元的收入迷惑了。”
高新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爲,三名被告人行爲均已構成詐騙罪,但鑑於其在共同犯罪中系從犯,歸案後認罪認罰、積極退贓,依法可從輕處罰。最終,佟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七個月緩刑三年,邵某獲刑一年八個月緩刑二年,程某獲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三人並處罰金。同時追繳違法所得5.3萬餘元,按比例發還被害人。
隨着自媒體經濟蓬勃發展,此類“漲粉詐騙”呈現高發態勢,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創作者急功近利的心理實施詐騙。
主審法官提醒:正規平臺從不授權第三方開展付費推廣業務,所有聲稱“內部渠道”“特殊資源”的服務都需警惕。短視頻應當通過提升內容質量贏得關注,企圖走捷徑的行爲都可能落入陷阱。
記者: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