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預防!這種病症狀與感冒相似,孩子和老人容易中招

當下正值季節交替的關鍵時期,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隨之進入活躍期。這份防控錦囊梳理了5條RSV識別與防控的核心知識,助您及家人科學應對RSV流行季。

一、識別RSV感染

分清症狀,早發現早應對

RSV感染的症狀與普通感冒相似,多爲上呼吸道症狀,如鼻塞、流涕、喉嚨痛、伴或不伴發熱、聲音嘶啞等,症狀持續2-4天,多數患者可在1-2周自愈;少數可能會發展爲肺炎、支氣管炎等重症,多見於嬰幼兒和老人。

二、瞭解RSV感染高危人羣

高危人羣,重點防護

所有人都可能感染RSV,並且可發生反覆感染,但5歲以下嬰幼兒(尤其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65歲以上老人(尤其是合併慢性基礎病或免疫力低下的老人)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等感染後發展爲重症的風險較高,需重點關注。

三、知曉RSV流行季

高峯季節,適時防控

RSV在我國全年均有流行。我國RSV流行季主要集中在秋冬至次年春季(通常爲10月至次年3月),流行高峯多爲11月至次年1月,南方和北方略有差異,受到其他傳染病暴發的影響,RSV的流行高峯有可能出現短期變化。

四、就醫與預後

明確就醫時機,科學看待恢復

RSV感染多數預後良好,如出現持續高熱、呼吸急促或困難、喘息不止、拒食(嬰幼兒)、精神差或意識模糊等病情加重的症狀,無論年齡大小,都需立即前往醫院呼吸科兒科就診,通過病原學檢查等明確診斷。

多數患者在感染後1-2周可自行恢復。高危易感染人羣及時治療,多數也能順利康復,但少數也可能引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五、預防手段

做好防護,降低感染風險

RSV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傳染性強,全球尚無廣泛使用的RSV疫苗,目前主要以針對性預防措施爲主,如外出時規範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避免飛沫擴散;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定期開窗通風;定期對傢俱、玩具等高頻接觸物品擦拭清潔;高危人羣儘量避免去人羣密集場所等。(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