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局局長”火了,官方回應

最近

一位被網友稱爲

“深圳多管局局長”的小哥

意外火了

別看他被稱爲“局長”

這位“局長”可不是真官

就是個愛管身邊小事的普通市民

從路面破損

到盲道受阻

這位小哥拍攝城市基礎設施

公共問題視頻已兩年多

累計發佈了千餘條視頻

隨時可能砸到人的“危牆”

設計不合理的斜坡

不合理的燈杆標語

路邊擋道的綠植

有安全隱患的井蓋

……

這些視頻發佈後

深圳相關部門快速有效回應

反映的問題大都得到落實整改

這種良好的互動

很快吸引了網友們關注

小哥也因此走紅網絡

被網友們笑稱爲

深圳“捲尺俠”

“深圳多管局局長”

也有網友好奇

視頻賬號上的內容是如何被發現的?

是不是有位專門盯着賬號的領導?

“最快可能今天發佈明天解決”

這個速度是哪來的?

近日,深圳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局長周劍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此回應:“其實我們沒有‘盯着賬號的領導’,但是深圳有一套盯着民生事項的平臺和機制。以前政務服務叫‘接訴即辦’,去年我們探索‘未訴先辦’,主動從互聯網切入,40多個主流平臺,主動發掘線索,形成內容覈實、主動立案、跟蹤督辦的一套閉環機制。”

周劍明表示,不僅是針對一位熱心網友,全網提到的關乎深圳大大小小的事項,無論建議、訴求,還是投訴,都有相應的線索徵集發現。從去年到現在,主動發現線索17萬條,內容覈實完,目前已經建立5000多條工單跟蹤閉環,而且絕大多數事項已經得到了很好解決。從原來的“被動響應”向“被動+主動”邁進堅實的一步。

周劍明介紹,深圳市有一套常態化的、高效運轉的平臺和閉環機制,加上各單位的通力合作、快速響應,是一個協同的結果。

一方面對發現的問題,有加急響應,特別是涉及民衆基本生活、交通出行安全的,可以打上“加急”的標籤,根據緊急程度,確保優先事項能進入綠色通道。

另一方面,也要求快速處置的部門第一時間響應。過程中,有媒體的廣泛參與、平臺的智能分撥高效運轉、各部門的高效協作。

來源:南方都市報(記者:陳文才)、央視新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