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湘湖有猴羣“下山”了?佔車道散步,遊步道上玩耍,市民:最怕它們撲過來

憑藉優越的生態環境,杭州湘湖景區近年來成了野生猴子的“安居地”。

然而,這些“山中居民”頻繁“下山”闖入人類活動區域,不僅現身景區步道驚擾遊客,更闖入車道阻礙交通,其帶來的安全隱患引發市民關注。

近日,有市民駕車路過湘湖先照寺附近時,路上出現了十來只猴子。該區域景區道路本身寬度有限,猴羣隨意“佔道”增加了行車難度,也容易產生交通事故。

除了車道驚魂,景區遊步道上的猴子也讓遊客心生畏懼。

據市民鄭女士回憶,上個月她和朋友在湘湖西山遊步道爬山時,曾與一羣猴子近距離相遇,“大概有三四隻,離我不到一米遠,小猴子蹦蹦跳跳特別靈活,我當時嚇得不敢動,就怕它們撲過來。”

潮新聞記者在社交媒體上檢索發現,不少網友也曾分享過在湘湖偶遇猴子的視頻和圖片。

事實上,如何管理“下山”的野生動物、平衡人與動物的活動空間,正成爲許多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面臨的共同課題。

峨眉山因“猴霸”出沒,而配備專職“猴管”進行巡邏疏導;海南萬寧曾發生猴子拖拽嬰兒事件,相關單位最終將涉事猴子送往動物園;貴州黔靈山公園猴子襲客屢屢發生,猴子們被遊客戲稱爲“強盜猴”。此類“人猴衝突”並非孤例,這背後既涉及遊客安全與居民權益的保障,也是對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智慧的考驗。

猴羣屢次現身,如何保障民衆安全?相關部門是否有應對之策?

帶着市民的疑問,潮新聞記者分別聯繫了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以下簡稱 “湘湖管委會”)和蕭山區農業農村局。

湘湖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湘湖山林裏的猴子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他們也接到過猴子“擾民”的投訴,相關事件發生後,管委會已第一時間與多個職能部門展開對接,明確了不同場景下的責任歸屬:若出現 “人傷害猴子” 的情況,將由公安森林警察負責處理;而涉及猴子的救助工作,則歸農業農村相關部門管轄。

不過,該工作人員也坦言,目前面臨的核心問題是 “單純的猴子日常管理” 暫未明確專屬負責部門。“這些猴子屬於野生動物,我們諮詢後發現,暫時沒有哪個部門能具體承擔‘如何處理猴子’的日常管理職責。”

爲保障民衆安全,湘湖管委會已採取臨時防護措施,在景區山體周邊設置警示牌和告示牌,提醒遊客、市民注意觀察周邊環境,避免與猴子近距離接觸,降低安全風險。

蕭山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則從應急處置角度回應稱,野生動物原本就棲息在山林之中,若出現猴子驚擾民衆、產生安全危害的情況,民衆可第一時間報警,農業農村局收到消息後,會立即聯合相關人員前往現場開展應急處理。“但這類危害具有臨時性特點,往往工作人員抵達現場時,猴子已自行離開,給應急處置帶來一定難度。”

該工作人員表示,農業農村局一直與屬地街道、景區管理方等聯動協作,一旦收到民衆反饋的猴子出沒信息,會迅速與屬地單位配合,儘可能採取妥善措施,保障民衆出行、遊玩安全,同時兼顧野生動物保護需求。

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遊客,在湘湖景區及周邊區域活動時,若發現野生猴子,請勿投餵、挑逗或驅趕,保持安全距離,若遇到猴子近距離靠近、造成安全威脅等情況,及時撥打報警電話求助。

潮新聞 記者 丁一格 杜雪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