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廣東廣州,有網友發佈了一則舞蹈家楊麗萍在見面會上的視頻片段。
楊麗萍表示,“演出間隙我回到雲南喫菌子,我就中毒了。我在舞臺上那些光束一起來的時候,我感覺是一羣鋪天蓋地的仙鶴圍繞着我,所以那種幻覺就產生了。那時候,我真的感覺到,自己肉體已經離我而去,我已經飄起來。”
不浪漫不好玩不舒適很危險
野生菌中毒症狀到底浪漫不浪漫、舒適不舒適呢?專家的回答斬釘截鐵:當然不是!所謂的“浪漫”“舒適”,實際是毒素對神經系統的破壞。
“的確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幻視、幻聽等症狀,也就是網上常說的‘看見小人’‘看見異象’。但實際上,多數中毒患者的體感是極其痛苦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中毒救治科主任醫師邱澤武說,野生菌中毒,大多數人最早出現的臨牀症狀是噁心、嘔吐,而不是幻視幻聽。即便有幻視幻聽,也常伴有頭暈、頭疼,甚至出現抓空症狀。
部分毒蘑菇誤食後,往往還伴有流涎、焦慮等症狀,呼吸抑制、胸悶、休克等症狀也會隨之產生,與網上說的那些輕鬆幻覺毫不沾邊。
邱澤武說,“不同品種的有毒野生菌,所含毒素各不相同,中毒後的臨牀表現也複雜多樣。”別想着通過菌子中毒體驗穿越時空幻境。
留樣送醫、留樣送醫、留樣送醫
野生菌種類多、數量大,僅我國就有超過500種毒蘑菇,非專業人士極難辨清。想安全品嚐野生菌,專家提示一定注意以下幾點:
不認識、不熟悉的菌種不採摘、不購買、不加工、不食用;保證菌子徹底炒熟煮透且儘可能保證單一品種烹飪;菌子好喫,但不宜進食過多;食用野生菌,儘可能不飲酒;集體食堂、幼兒園、養老院等不加工任何野生菌,以免造成羣體性中毒。
一旦誤食野生菌中毒後,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專家提醒,認清攝入毒素的種類並及時就醫是救治的關鍵。
1.只要進食野生菌後出現任何不適症狀,不要等待觀察,應該停止進食,立即催吐送醫。
2.期間不自行服用任何止吐以及止瀉類藥物等,家屬需配合記錄好發病情況。
3.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一定要留存野生菌以及嘔吐物樣本,以便後續醫生判別毒素針對救治。
4.野生菌中毒後的黃金救治期是食菌後6小時以內,分秒必爭就醫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切忌自行“觀察看看”耽誤診療,錯過黃金救治期。
5.有些野生菌中毒反應有“時差”,也就是“假愈期”,而真正的臨牀表現常在6小時後纔出現,“潛伏期”往往被人忽視或者錯判。如果食用野生菌6小時後,出現了明顯的胃腸道症狀,即使“一過性”的症狀減輕,也不一定是病情得到了緩解,相反可能預示着惡化,應立即就醫。
來源:@讀秒財經、荊楚網、錢江晚報、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