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休賽,贛超開戰!江西真的“最沒存在感”?

7月12日晚,2025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級聯賽在南昌八一體育場拉開帷幕。在約20分鐘的開幕式後,揭幕戰打響,由南昌對陣景德鎮。

據江西省足球協會公佈的數據,共有14521名觀衆在現場觀看了這場比賽。

江蘇觀衆圍觀“贛超”

從線上直播畫面可以看到,當晚的八一體育場成爲“紅色海洋”——這是“英雄城”南昌主場球衣的顏色。

“人生第一次觀看的球賽是贛超”,南昌人小陳賽後回憶,剛進場的時候,球迷們就在喊“南昌恰噶,南昌跑火”(大意爲南昌厲害,南昌紅火),現場氛圍很足。

南昌對陣景德鎮的這場比賽,雙方最終0:0握手言和。在賽場之外,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其一,江蘇觀衆圍觀“贛超”。

考慮到高溫等因素,7月和8月的“蘇超”賽程,每輪之間都間隔兩週。

這意味着,7月12-13日這個週末,“蘇超”沒有比賽可看。

12日下午4時開始,“贛超”揭幕戰的線上直播間裏,進來衆多定位歸屬江蘇的觀衆。

“贛超精彩,江蘇喝彩”“水蜜桃無錫支持贛超,加油”“蘇N支持贛N”……幾乎每一屏評論中,都有來自江蘇的發言。

比賽結束之後,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級聯賽官方賬號發佈微博,“感謝蘇超球迷現場助力”。

其二,消費優惠門檻低。

近日,南昌市商務局聯合昌通碼平臺爲市民提供消費大禮包,凡是爲南昌隊加油助威的用戶即可享受全市137家門店折扣優惠,最低買單可享6.5折。

根據實際操作體驗,該活動不需要出示“贛超”門票等。登錄昌通碼支付寶小程序,點擊“爲南昌隊加油助力”,覈驗身份後即可通過。消費時出示二維碼進行覈銷。

13日晚,“贛超”第一輪剩餘4場比賽分別在上饒、新餘、撫州和贛州進行。

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克堅在7月10日的贛超聯賽(贛州)籌備工作調度會上要求,增強賽事與城市文旅融合度,一體聯動落實景區景點各項優惠政策,實現“看一場球、識一座城、品一方味、帶一份禮”的閉環體驗。

“阿卡林省”?

“贛超”開戰,也引起外界對江西的關注。

打開地圖,江西處於六個省份的“包圍”之中: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

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網描述,江西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的腹地。

《江西省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江西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4202.5億元。

相鄰六省的同期情況爲:廣東141633.81億元,浙江90131億元,湖北60012.97億元,福建57761.02億元,湖南53231億元,安徽50625億元。

相比之下,江西被一些網友評論爲“最沒有存在感的省份”。

甚至也有本地人借用某部動漫作品中一位經常被忽視的主角人物“阿卡林”,把江西自嘲爲“阿卡林省”。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彭迪雲認爲,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江西的區位價值凸顯,享受到的區域發展政策多,產業承接便利。同時,被六個強省包圍,存在經濟發展的“江西窪地”問題。

在彭迪雲看來,江西面臨高鐵時代形成的“環江西3小時經濟圈”的虹吸效應,人口、勞動力、資本、技術和數據等生產要素外流嚴重。

2021年5月發佈的《江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五號)》顯示,全省跨省流入人口127.90萬人,跨省流出人口633.97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跨省流出人口增加55.23萬人。

“面臨‘過道經濟’的挑戰和困境”,彭迪雲分析,區域營商環境的細微差距也使得創新要素及高端產業向更遠程的城市轉移,機會“擦肩而過”。交通便利反而使得產業轉移“穿境而過”,本地產業鏈紮根配套的深度不足。

此外,高鐵樞紐建設滯後於周邊省份,尚未形成“米字型”格局。加上機場容量和等級,出海通道等的能級差距,使得江西的開放和發展受到一定限制。

支撐國家戰略實施

江西的定位是什麼?

2023年9月,國務院在批覆同意《江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時指出,江西省承東啓西,地處長江中下游,是支撐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地區。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澤宇認爲,江西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作用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江西處於長江經濟帶節點,是長江中游城市羣重點省份,同時毗鄰長三角和珠三角。依託滬昆高鐵、贛深高鐵、浙贛運河等,能夠成爲產業梯度轉移的核心承接地。

二是長江經濟帶生態屏障和樞紐。江西擁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其生態保護直接關係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生態安全。江西通過實施“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爲長江經濟帶提供重要生態支撐。同時,建設贛鄱黃金水道智能航運體系,爲長江物流降本增效提供強有力支撐。

三是新興產業佈局的戰略腹地。依託豐富的銅、鎢、稀土等有色金屬資源,培育出南昌VR產業基地、鷹潭世界銅都、贛州稀金谷、宜春鋰電新能源等特色產業集羣,爲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提供良好基礎。

四是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標杆。作爲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江西創新實施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等。

“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年4月以來,江西省委書記尹弘在多地調研時,都提了同一個要求: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4月19日,尹弘在南昌調研時強調,積極佈局拓展產業新賽道,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6月9日,尹弘在贛江新區調研。他強調,要加快佈局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引領帶動贛江新區高質量發展。

6月18日至19日,尹弘深入贛州市調研時強調,要依託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力以赴培育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李澤宇分析,江西目前潛在的新的增長點主要有:以VR/AR、物聯網與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數字經濟產業;以鋰電、稀土、銅基新材料爲代表的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以航空、新能源汽車等臨空經濟、智能製造爲代表的高端裝備製造;以“江西小炒”“贛超”以及生態產品交易等爲代表的文旅與生態經濟;以跨境電商、自貿試驗區爲代表的開放型經濟等。

彭迪雲認爲,“十五五”時期對於江西將是“四期疊加”: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承上啓下的關鍵期,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全面深化改革轉型的窗口期,實現碳排放達峯的衝刺期。

未來五到十年,江西將處於工業化轉型深化、開放格局重塑和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的關鍵階段。

彭迪雲建議,江西要錯位發展、搶位發展,着力解決在創新度、開放度和融合度方面的短板和弱項。着力點既包括科技創新突破、產業鏈高端化、綠色產業升級、開放協同與開放平臺能級提升、縣域經濟提質等“大文章”,也包括低空經濟、數字經濟、文體旅融合等新業態。

本文作者:段修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