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一家3口誤食野菜,全部中毒!小心,很多人愛喫

眼下,正是採摘野菜的最佳時節

對於不少市民來說

野菜鮮嫩爽口、綠色健康

不僅是“春天的味道”

還有治療疾病的妙用

殊不知,食用野菜需謹慎

否則易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近日

台州一家三口就因誤食野菜而中毒

17歲的小瑜(化名)是一名高中生,有支氣管哮喘的病史。某一天,小瑜媽媽聽說食用野芹菜可以治療過敏性哮喘,於是趁着週末天氣晴好,去野外挖了幾株“野芹菜”,當晚炒菜喫。

誰知晚飯結束後,一家三口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小瑜喫得最多,因而情況也最嚴重。於是,全家人第一時間來到醫院就診。

“詢問發現,患者一家三口是野菜中毒,他們在野外挖到的‘野芹菜’,事實上是另一種有毒性的野菜——毒芹。”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陳微說。

隨後,醫生對症狀較爲嚴重的小瑜進行了洗胃、導瀉、護胃、護肝等一系列治療,小瑜的症狀得到了緩解。

陳微告訴記者,每年3—5月是野菜生長旺季,也是野菜中毒事件的高發季。但今年相較於往年有所減少,這可能與健康知識普及和市民認知提升有一定關係。

有毒的石龍芮葉片爲掌狀分裂,水芹菜葉片呈羽狀分裂、枝莖更長;石龍芮開黃花,水芹菜則開白花。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碰到部分患者,因爲誤認或誤食野菜導致中毒,危及生命。”她說,比如,石龍芮和水芹菜外觀相似,但前者有毒,後者無毒;再比如,曼陀羅與秋葵外觀相似,而商陸則神似人蔘。她建議,大家要學會正確辨認野菜種類,一些單憑外觀難以辨別的野菜,千萬不要盲目採摘,否則容易發生中毒事件。

野菜長在野外,有其獨特風味。因而很多人認爲,它的營養價值比普通蔬菜高很多,事實上並不一定。“多數野菜屬於寒涼性質,脾胃虛寒的人食用可能會損傷脾胃。此外,一些特殊體質的人食用野菜容易出現過敏,要格外注意。”陳微說。

對於確認無毒且本人不過敏的野菜,在食用前,最好先將其徹底烹煮。“很多人認爲,野菜的苦味能去火,而且越苦越去火,事實上並不正確。”陳微說,野菜的苦、澀口感通常來自草酸和一些生物鹼,喫起來口感獨特,但大量草酸卻會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有的生物鹼甚至具有毒性。因此,不要藉助野菜的苦味幫助去火,相反,要通過烹調方法如浸泡、焯水來改善口感,去除不利健康的成分。

總而言之,不要隨意採摘

野花、野菜、野生菌、野果等

更千萬別喫

安全第一

記者:王怡 通訊員:吳曉曉

圖片來源:人民網科普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