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時內接連收治4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最近,江蘇無錫市惠山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潘曉帆主任發出上述感慨:“腦梗的黃金救治期爲3~4.5小時,延誤有大風險,嚴重者可能永久性神經損傷,增加死亡風險。”
3月13日早晨06:30,一名86歲高齡女性患者因“意識模糊伴左側肢體偏癱4小時”被送至惠山區人民醫院急診,神經內科錢明月副主任醫師會診後考慮急性腦梗死,經過影像檢查後發現患者頭頸部CTA(CT血管造影)提示右側頸內動脈閉塞。根據家屬反饋,老人近期有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因此不能進行靜脈溶栓,只能進行動脈取栓治療。徵得家屬同意後,病人被送至急診導管室行腦動脈取栓,術中發現患者爲右側頸內動脈閉塞合併大腦中動脈閉塞,爲取栓手術中難度較高的串聯病變,考慮到患者高齡及病變的複雜性,介入團隊迅速制定手術方案,30分鐘成功開通閉塞的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目前患者在康復科繼續康復中,意識及肢體活動明顯好轉。
上午11:30左右,急診再次送入一名70歲男性腦卒中患者,表現爲左側肢體偏癱以及雙眼凝視,頭頸部CTA提示爲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經溝通後,家屬要求直接取栓治療,術中DSA(數字腦血管造影)發現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弓型爲三型弓,血管扭曲。手術有一定難度,神經內科介入團隊憑着精湛的技藝成功開通閉塞血管,術後三天患者症狀完全恢復。患者出院後,家屬特地送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傍晚17:30,急診再次接診一名昏迷15分鐘的70歲女性患者,家屬反映患者有房顫病史,長期服用抗凝藥物,無法靜脈溶栓治療。急診頭頸部CTA提示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後,神經內科介入團隊迅速啓動導管室,在局麻下行腦動脈取栓術,從動脈穿刺到血管開通僅僅只用了7分鐘,患者術後即刻就恢復了意識,後期肢體功能恢復良好,未遺留後遺症。
晚上21:00,一名70歲男性患者因“突發意識不清半小時”由120送至急診,頭頸部CTA提示右側頸內動脈閉塞。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後,急診卒中綠色通道給予患者靜脈溶栓的同時,同步啓動導管室,在局麻下20分鐘成功開通閉塞血管,術後患者症狀明顯改善,後期在康復科繼續康復治療。
潘曉帆主任指出,患有高血壓70歲以上的高危人羣,出現以下3個信號應及時就醫:1、肢體無力;2、身體或四肢感覺麻木;3、說話不清。腦動脈取栓術通過微創介入技術,直接清除血栓、恢復血流,是急性大血管閉塞腦梗死的首選療法,其核心優勢在於能快速開通閉塞的大血管,血管再通率通常高達90%以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來源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季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