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黃岩艦編隊海警執法員講述值守海防的故事:“把青春奉獻給祖國的藍色海疆”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張蔚藍】編者的話:黃巖島是中沙羣島的一部分,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黃巖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對相關海域擁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近年來,中國南海黃巖島附近的海域並不總是平靜無波。維護這裏來之不易的安寧,是中國海疆衛士神聖的使命。祖國的海防是年輕海警執法員的工作崗位,這片海域既是他們堅守的陣地,也是他們人生旅途中的廣闊天地。

《環球時報》記者近期採訪了在黃巖島執行巡航值守任務的中國海警黃岩艦編隊的海警執法員。他們用青春熱血和赤誠之心守護着這片國土的安寧。中國海警執法員的故事和經歷,構成了南海巡航執法中的動人篇章,承載着他們用青春和汗水書寫的忠誠與擔當。

颱風“潭美”下的逆行者

10月24日凌晨1時前後,今年第20號強熱帶風暴“潭美”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當“潭美”來襲並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移入南海東部海面時,中國海警黃岩艦是最後一艘離開黃巖島海域防颱避險的大型艦船。

在本次防颱任務中,海警執法員遇到了重重困難。巨浪和強風使得艦艇搖擺不定,操作變得困難。他們不得不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工作,有時甚至需要在狂風暴雨中進行緊急維修和操作。在極端的海況下,許多海警執法員都經歷了暈船的折磨。然而,他們仍然堅守崗位,確保艦艇的安全和任務的完成。這種邊暈船邊值班的情況,考驗着他們的身體極限和意志力。

對執法員龔海予來說,暈船帶來的各種折磨不過是自己追求人生理想的必經之路。他說:“我是站在父輩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他們那一輩都很喫苦耐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我的英雄。堅守黃巖島不僅僅是我作爲中國海警的職責,更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可能就是這種信念支撐着我的熱愛、沉澱和堅守。”

在這場與颱風“潭美”的較量中,海警艦上的執法員上下團結一心,挺過了風暴的考驗,而這只是此次黃巖島附近海域巡航值守中他們遇到的挑戰之一。在此次任務中,黃岩艦經歷了暴雨、8級西北風、大浪大涌以及能見度小於兩海里的惡劣海況。執法員蘇玲義回憶道:“繼續堅守黃巖島一線,還是短暫的撤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看到五星紅旗升起,我忍不住熱淚盈眶”

今年10月1日清晨6時,隨着朝陽升起,在黃巖島附近海域的中國海警黃岩艦編隊舉行升旗儀式,迎接新中國75週年華誕。對艦上的海警執法員而言,升旗儀式雖然相對簡單,卻無比神聖。升國旗、唱國歌,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成爲這片海域最亮麗的風景和色彩。

在這場升旗儀式上,黃岩艦上的每一名海警執法員都更能深切體會到守衛黃巖島對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我國南海海洋權益的重大意義。蘇玲義表示:“我在艦上工作了20年,參加升旗20年,這是我的堅守,也是我的驕傲。”

不同於蘇玲義的“身經百戰”,年輕的海警執法員紀東東流露出更加感性的一面。他說:“自己今年22歲,剛畢業就響應國家號召,來到祖國南海蔘加維權行動。在這裏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成爲一名真正的海警執法員,保家衛國。”

“看到五星紅旗在黃岩艦上升起,我忍不住熱淚盈眶。我一定不辱使命,勇挑重擔,把青春奉獻給祖國的藍色海疆。”這不僅是紀東東對祖國的深情告白,也承載着中國海警執法員守衛祖國海疆的錚錚誓言與保家衛國的不變初心。

鄉音和口味是最難改變的故鄉印記

鄉音和口味往往是人們與故鄉之間最深刻的情感紐帶。無論走到哪裏,這些故鄉的印記都難以抹去,在不經意間提醒着我們來自何方,也常常成爲遊子心中最溫暖的回憶。在每次出海執勤前,海警執法員都會準備一些家鄉的風味小喫。到了宵夜時間,有人拿出了山東的煎餅,有人煮了湖北的熱乾麪,有人分享了新疆的葡萄乾。這些充滿家鄉風味的小喫和特產,慰藉着海警執法員濃濃的鄉愁。

在黃巖島附近海域執勤時,有時候補給比較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海警編隊會提前準備充足的燃油和食品。通常情況下,在海上漂航時手機無法接收信號,只能用衛星電話跟家人聯繫。閒暇時,海警執法員通過健身、看書、練字、看電視等活動打發時間。

遠離陸地的海警執法員在海上高溫、高溼、高日照的作業環境中需要頂得住風浪,抗得住炎熱,耐得住寂寞。談起諸多艱辛與不易,1986年出生的陳代發說:“在執行海上維權執法任務時,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和極端天氣,出海天數可能會變長。隨着時間的推移,新鮮的綠葉菜和瓜果易壞,往後只能喫耐儲存的洋蔥、土豆等蔬菜。”

除了在黃巖島海域進行維權執法任務以外,海警執法員還需要進行機械檢拭、站位操練、裝備保養等一系列日常工作。“苦是苦了點,但人生總是有苦有甜。守護祖國海疆,是我們海警人的神聖職責。它不僅關乎國家領土完整以及向海圖強的偉大目標,更承載着億萬人民的安寧與幸福。”陳代發自豪地說:“奮鬥是青春最好的選擇。唯奮鬥者,追夢的腳步永遠向前。我們全體艦員都要努力做到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

彝族小夥的山海夢

這些常年在祖國海疆堅守的中國海警,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和暱稱,以及各自的夢想,正是這些生動的面孔構成了一幅幅鮮活的中國海警羣像。第一次看到21歲的彝族小夥沙龍勇時,他黝黑的皮膚和一雙醒目的粉色跑步鞋,令人印象深刻。彈吉他和熱愛健身成爲這位從大涼山走出來的陽光小夥的標籤。

沙龍勇的家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海,對於世代生活在大涼山的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對沙龍勇來說,海也有着莫名的吸引力。

兩年前,這名彝族小夥從羣山閉鎖的小山村來到廣州,正式成爲了中國海警的一員。“我第一次看到了大海,非常激動。我常常望着大海出神,有時感覺它像羣山一樣壯闊,有時感覺它又像絲綢一樣柔軟。這種感覺很神奇。”沙龍勇說,自己時常會想,如果把家從山上搬到海邊,空閒的時候就可以去海里抓螃蟹,對着大海彈吉他,看海鷗自由翱翔。

作爲海警執法員,幾年來,沙龍勇跟隨海警艦艇編隊多次前往黃巖島海域參與執法巡航活動。沙龍勇說每次休假回家都會把自己拍的海上風景視頻和照片與家人分享。他深情地說:“想讓大山裏的父母兄弟姐妹也看看大海,尤其是我守衛的這片藍色疆土。她真的很美,我會盡全力去守護。”

對於黃岩艦上的年輕海警執法員來說,背後,是對故鄉家人的牽掛;前方,有他們魂牽夢繞的星辰大海。對於家人來說,他們可能不是英雄,但對於祖國,他們是甘於付出、甘於奉獻的海疆衛士。

“在船上,每個人都會得風溼病。”擁有與沙龍勇同款黝黑皮膚的執法員馬傑開玩笑說。當《環球時報》記者得知馬傑也是個彝族小夥時並不感到意外,畢竟他的膚色和優美的歌聲早已“出賣”了他。馬傑告訴記者,他的彝族名字叫拉瑪惹佳,漢語的意思是“帥氣的男子”。從日常生活聊到家鄉雲南大理,再聊到人生理想,這個灑脫開朗且健談真誠的大男孩臉上始終掛着笑容。

“我是個感性和晚熟的人。和許多‘00後’一樣,我有時對未來也有着些許迷茫。社會的快速變化、互聯網信息的泛濫以及看似多元的選擇,都讓我感到困惑。”馬傑回憶說,“很多時候,我覺得黃岩艦就是我的精神避風港。”對於許多像馬傑一樣的年輕海警執法員來說,在茫茫大海上執行任務就是在履行對祖國的承諾,這樣的經歷不僅讓他們堅定信念,也更加深刻地理解責任與擔當。在黃岩艦上,他們逐漸成長,磨礪勇氣,綻放青春。

“00後”海警執法員:出海前一週抽空領結婚證

如今,越來越多“00後”加入海警隊伍。今年24歲的執法員樊沅書喜歡在微信朋友圈裏分享自己和新婚妻子的合照。對於自己日常“秀恩愛”的操作,這位來自昆明的小夥害羞地說:“我不太愛出鏡,但我媳婦很喜歡自拍。出海前一週,我倆抽空去領了張結婚證,7年的異地愛情長跑,我終於把她娶回家了。”

回憶起這段非比尋常的領證經歷,樊沅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我媳婦一個星期五加完班後從昆明飛到廣州,週六領完證,週日一早我就送她去機場了。接下來一週都在忙着籌備出海,忙到我都忘了自己已經領證結婚了。”在與自己的新婚妻子短暫見面後,樊沅書再次登上了準備前往黃巖島海域的黃岩艦。他笑呵呵地說:“有的任務如果需要由我來完成,我希望自己能擔當得起這份責任。” 

在黃岩艦上,像樊沅書這樣的“00後”不在少數。對那些已經戀愛結婚的執法員來說,遠方的愛人就是他們心中最深的牽掛。“有對象的休息時和對象打打電話嘮嘮家常,讓家裏人放心。”樊沅書對記者說。本航次接近尾聲時,他向《環球時報》記者展示了自己在艦上寫下的詩句:“日夜守海志如磐,波濤聲聲伴吾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