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 陳瀟
10月20日,上海迎來第八批次土拍,此次共出讓6宗地塊,分佈於徐匯濱江、靜安蘇河灣、楊浦濱江、徐匯華涇、寶山楊行及松江中山街道,合計攬金198.77億元。
總體來看,本輪土拍延續了分化格局,徐匯濱江地塊與靜安蘇河灣地塊等競爭激烈,均溢價成交,其中徐匯濱江地塊更以14.85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刷新區域單價紀錄;而非核心地塊多以底價成交,顯示出市場熱度分化與房企拿地策略趨向理性的特徵。
本次出讓的最大看點無疑來自徐匯濱江板塊。該地塊位於上海內中環之間,距黃浦江僅約800米,周邊文化資源密集,西岸藝術中心、美術館羣、龍華寺等文化地標環伺。便捷的交通網絡和完善的生活配套,使其成爲房企“必爭之地”。
最終,該地塊由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總價44.65億元、14.85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競得,溢價率10%,成爲本輪成交單價最高的住宅地塊,也刷新了徐匯濱江單價紀錄。業內人士認爲,該結果符合市場預期。
與之相呼應的,是靜安蘇河灣地塊的高熱度。中指研究院上海數據總經理張文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靜安蘇河灣地塊地處靜安內環,距離蘇州河約400米,周邊匯聚萬象天地、四行倉庫、大悅城、天后宮等商業與文化地標,區域居住配套成熟,周邊資源包括滬東工人文化宮等,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最終該地塊由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越秀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等房企組成的聯合體以8.14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競得,溢價率9.03%。
本輪拍賣中,楊浦濱江地塊同樣表現活躍,由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6.996萬元/平方米競得,溢價率14.69%,爲溢價最高的地塊,顯示出區域潛力正加速釋放。
與核心板塊競爭形成對比,徐匯華涇、寶山楊行及松江中山街道三宗地塊則均以底價成交。
其中,徐匯華涇地塊由上海徐房中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匯成房產經營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以底價26.51億元競得;寶山楊行地塊由蘇州騰茂置業有限公司、上海楊行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和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以底價17.51億元競得;松江中山街道地塊亦由三家房企的聯合體以底價6.56億元競得,溢價率0%。
“此次土拍總計吸引參與企業20家左右,多爲國企、央企。除楊浦濱江和徐匯濱江地塊外,其餘四宗地塊均爲聯合體拿地。從競拍企業數量來看,徐匯濱江、靜安蘇河灣和楊浦濱江三宗地塊分別有3家、3家和4家競拍企業(含聯合體)參與競拍,其餘地塊均僅1家參與。”張文靜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優質地塊的集中釋放,正值上海9月份推出“好房子”新規之後。新政內容涵蓋城市設計、環境品質、建築功能等具體的細節。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上海本輪土拍延續分化格局,核心區地塊競爭相對激烈,創出樓面價新高;而非核心區成交多以底價完成,反映出企業拿地仍然較爲謹慎。從供地結構與政策導向來看,優質地塊的持續釋放疊加“好房子”新政落地,正推動樓市向品質提升轉變,帶動房地產市場信心溫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