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月已有4家央國企開發商宣佈融資計劃 合計規模超130億元

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陳夢妤

近半月內,央國企開發商融資有所提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10月8日以來,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保利發展、華髮股份先後發佈融資計劃,累計規模超130億元。

10月8日,中海地產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了擬發行30億元中期票據的計劃,分爲10億元和20億元兩個品種,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北京、深圳等多地21個全資項目的建設。

10月10日,華潤置地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佈公告稱,計劃發行25億元中期票據,基礎發行規模20億元,期限5年,資金用於償還存量債務。

10月12日,保利發展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披露稱,推出30億元中期票據方案,兩個品種間可雙向回撥。

10月14日,華髮股份48億元定向可轉債正式落地,發行期限6年,票面利率從第一年2.7%逐年遞增0.05%,募集資金將投入上海、無錫、珠海三地住宅項目。

多家企業在募集公告中均提到,募集資金將嚴格遵循專戶監管、受託支付原則,不得用於土地款、併購、“地王”項目及三四線城市開發等用途。華髮股份更是明確,36億元閒置募集資金僅用於臨時補充主營業務流動資金,且需在項目需要時及時回調。

此次融資潮背後是行業融資結構的深度調整。據克而瑞數據,1~9月65家典型房企的累計融資總量爲3171.5億元,同比減少28%。在融資結構方面,9月房企境內債權融資271.23億元,環比增長5.6%,同比減少39.9%。

“近期央國企融資提速,對企業來說,將有利於優化資產負債表,如華潤置地發行25億元中期票據用於償還存量債務,直接降低融資成本;促進項目開工和交付,很多資金定向投入住宅等項目,強化保交樓資金支持。需同步關注下半年此類央國企項目的銷售動態,尤其是個別項目價格下調、蓄客表現不及預期的情況,建議重點監測相關企業的資金鍊狀況。”10月17日上午,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每經記者分析稱。

嚴躍進還提到,當前市場分化已呈現結構性特徵,央國企信用債融資的比重大、規模大,且市場認可程度高。另外,需關注潛在風險,當前央國企項目土地成本仍處於高位,若市場回暖速度不及預期,應引導其通過合理定價策略加速資金回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