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 張薌逸
10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成就。
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在“十四五”時期,人民羣衆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建築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
受訪專家認爲,總的來看,“十四五”時期是房地產行業迎接新模式的關鍵期。同時,本次發佈會也體現出推進城市更新、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等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以“安居”爲基點
“安居”是人民羣衆幸福生活的基點。“十四五”期間,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以下簡稱“住建系統”)堅持市場與保障相結合,多措並舉、多點發力,提高人民羣衆居住水平。
對於困難羣衆基本住房需求,住建系統充分考慮保障對象的實際情況差異,建立了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對新市民、青年人等不同羣體,在住房保障制度上作出了相應安排。
據倪虹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國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舊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萬套(間)、惠及3000多萬羣衆。
在着力滿足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表示,住建系統堅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城一策,充分賦予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自主權,因地制宜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通過市場體系滿足居民的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十四五”期間,全國累計銷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積約50億平方米。同時,存量住房市場的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全國有15個省、區、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過新房。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時代,住房市場是否企穩要結合新房與存量住房綜合評判,從新房和二手房總體交易數據來看,市場已經開始趨穩。
在着力維護購房羣衆合法權益方面,“十四五”時期,住建系統紮實推進保交樓工作,堅決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國家、省、市成立了三級工作專班上下聯動,壓實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各方責任,指導各地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一樓一策”推進分類處置。據董建國介紹,截至目前,全國750多萬套已售難交付的住房實現交付,有力維護了廣大購房人合法權益。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
“十四五”期間,這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具體來看,包括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改革完善房地產開發、融資、銷售制度,發展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等四個方面。
其中,在改革完善房地產開發、融資、銷售制度方面,董建國提到,在商品房銷售方面,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做到“所見即所得”,從根本上防範交付風險;繼續實行預售的,規範預售資金監管,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河南信陽、湖北荊門和湖南邵陽等地已先後落地相關政策,明確推動現房銷售,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董建國還提到,構建新模式是爲了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歸根到底是要讓人民羣衆住上“好房子”。
倪虹表示,推動“好房子”建設,要在好的標準、好的設計、好的建材、好的建造、好的運維上下功夫。
“此次發佈會上強調了好建造、好運維。這裏的建造,既包含建築本體,也包含配套設施和服務;好運維就是交付以後的維護,包含物業管理,房屋體檢和保險,以及房屋全生命週期的安全管理制度,根據體檢推進改造、更新等等。”李宇嘉認爲,未來,“好房子”也將重點應用於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危舊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領域。
“發佈會進一步明確了‘好房子’建設在房地產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位置。”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認爲,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未來發展重點,緊抓“安居”基點,提高居住水平,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配套政策仍有進一步完善空間。
“‘十五五’期間,我們將繼續和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立足於城市內涵式發展和城市更新大場景,落實好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各項任務,推動形成供應體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監管制度規範、行業經營穩健的房地產發展新格局,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董建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