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 陳瀟 張文湘 張薌逸
“雙節”假期期間,《證券日報》記者在北京、上海、廣州多個新盤項目瞭解到,各項目的到訪量均有所增長,市場活躍度較高,第四代住宅等新規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
在北京朱辛莊板塊某新盤的置業顧問告訴記者:“假期這幾天每天都有成交,整體已經簽了十幾套,以改善型三居戶型爲主。”爲抓住假期營銷窗口,該項目推出了限時優惠活動,總價較平日低5%左右,疊加車位抵用券等優惠,吸引了不少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客戶前來看房、下定。
“這幾天人確實比平時多了不少。從優惠力度上看,平時最多九八折、九九折,現在都能做到九五甚至九三折。”廣州市番禺區一家新盤的置業顧問告訴記者,除價格讓利外,該樓盤開發商還通過“送家電”的方式增加房源吸引力。
上海購房者的看房熱情同樣相對高漲。上海松江區一位房產中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儘管今年假期內的看房人數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明顯高於平日。上海松江某樓盤置業顧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所在樓盤將於10月12日開盤,目前正在認籌,認籌可享受九五折優惠,目前樓盤銷售情況不錯。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稱,假期期間開發商爲衝刺第四季度業績,不僅推出了品質好的房源,而且還給出了很多優惠,誠意比較足。這與地方穩樓市政策形成疊加,對樓市交易帶動有明顯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好房子”等優質產品不約而同地成爲各地購房者共同的追求。
“目前新規產品更吸引消費者,其中第四代住宅更是賣得火熱,很多開盤就清盤了。”上述廣州房產中介告訴記者。
從北京市場情況來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近期入市項目多位於優質地段,產品力在“好房子”標準下得到提升,房企在社區配套、精裝品質等方面加大投入,並通過創新設計提高“質價比”,吸引了大量改善型客戶。
貝殼平臺數據顯示,國慶前兩日,廣州新房成交達1200套,截至10月5日累計成交2400套,日均成交約480套,雖然數量比去年同期有下降,但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2.5倍;深圳市場方面,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監測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深圳樂有家門店二手房簽約量環比前一週(9月24日至9月30日)上漲15%,新房簽約量環比上漲120%,顯示出樓市新政對新房市場的去化帶動明顯。
展望四季度,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考慮到上半年多家頭部房企在覈心城市獲取了較多優質地塊,這些地塊有望在四季度逐步入市,新增供應增加有望對核心城市新房銷售形成一定支撐,“好城市+好房子”仍具市場機會;二手房方面,預計四季度交易活躍度將溫和回升。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進入四季度後,部分區域仍將延續“以價換量”格局,但結構性改善、品質化住房的需求會持續增強。預計四季度房地產政策將繼續聚焦“止跌回穩”目標,推動前期政策加快落地,同時不排除新增政策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