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一場圍繞“青年發展型城市北京宜居”的主題沙龍在海淀永豐的嘉華天珺項目落下帷幕。活動由嘉華天珺與中國青年報聯合主辦,從調研發布、資源對接到實景呈現,試圖爲“青年理想生活”提供一個可觸可感的樣本。
調研發布:青年要的不僅是房子 更是生活
論壇上發佈的《2025年北京互聯網從業青年“好房子”需求調研報告》顯示,青年羣體對居住價值的判斷正悄然轉變——除了戶型、價格等硬指標,“情緒價值”“社區氛圍”“職住平衡”等軟性維度逐漸成爲關鍵。
圓桌對話:多維拆解“海淀青年宜居”答案
本次沙龍的圓桌環節,來自青年代表、城市規劃專家及項目方的三方對話,層層遞進地拆解了“宜居”的內涵,而保利作爲央企,也始終以“做好產品、造好房子”爲責任底色。
論壇過程中,城市規劃專家指出,永豐作爲海淀科創3.0核心區,其“先規劃後建設”的模式是系統性解決青年痛點的關鍵。通過產業與配套同步推進,集中佈局產業、商業、文化、公園等資源,旨在構建一個“吸引人、留住人、溫暖人”的青年發展型城區閉環,爲職住平衡提供堅實基礎。
保利發言人以“好生活、好產品、好服務”的“三好理念”作爲回應:通過構建“10分鐘全維生活圈”、打造包含恆溫泳池與室內籃球場的下沉會所、提供精準細緻的物業服務,直接對接青年對效率、健康與便捷的核心訴求。
資源協同:不止於住 更在於“生活圈”的構建
沙龍中,嘉華天珺與大悅城內多個商家完成簽約,試圖構建“十分鐘全景生活圈”。根據合作內容,業主未來可享受專屬消費權益與會員服務,從日常購物到文化活動,逐步實現“下樓即享”的便利。
與此同時,項目所在的永豐板塊正迎來配套集中落地:故宮北院即將試運營,中關村三小科技園分校已投入使用,海淀大悅城已經於2024年底開業運營。這些資源逐步成型,爲“職住平衡”提供了現實基礎。
實景呈現:從圖紙到場景 理想生活有了模樣
無論是資源的整合,還是場景的營造,嘉華天珺都試圖在當下市場中,爲青年家庭提供一個具象化的生活方案,這裏正是“青年理想人居樣本”標準的具象呈現。項目以“玉”爲靈感,打造“六幕十二境”景觀體系,從歸家禮序到下沉庭院,試圖在細節中傳遞東方美學與現代功能的融合。
約2300㎡的會所內設置恆溫泳池、羽毛球場地、瑜伽室等空間,瞄準青年對健康社交與個人提升的需求。而實樓樣板間的開放,則讓戶型設計、收納系統、智能配置等細節一目瞭然,試圖以“所見即所得”消解市場對期房的顧慮。
整場沙龍並未停留在理念探討,真正的將“青年宜居”從議題轉化爲可落地的生活方案。無論是資源的整合,還是場景的營造,都試圖在當下市場中,爲青年家庭提供一個具象化的生活方案。
當然,理想社區的真正價值,最終仍需由時間與居住體驗來驗證。但至少,這場沙龍與實景開放的結合,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能性:房子可以不僅是容身之所,更是生活理想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