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四宗宅地攬金81.25億元 本地房企悉數底價競得

證券日報記者 陳瀟

9月23日,廈門迎來新一輪集中土拍。當天,位於廈門集美、思明、湖裏、海滄區的四宗涉宅用地順利出讓,合計攬金81.25億元,均以底價成交。

本次出讓的四宗地塊分佈於島內和島外兩大板塊。

思明區地塊與湖里區地塊位於島內,起始住宅樓面價均爲4萬元/平方米。其中,思明區地塊由廈門國貿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國貿”)以底價22.20億元競得。湖里區地塊由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底價20.38億元收入囊中。

從位置和配套來看,島內地塊條件並不遜色。以湖裏地塊爲例,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地塊所在的湖裏中心板塊處於發展階段,所在位置交通便利,周邊配套完善。

從島外兩大地塊來看,集美區地塊起始住宅樓面價22000元/平方米。該地塊由廈門象嶼置業有限公司和廈門集美髮展集團建設運營有限公司聯合以底價22.69億元競得,成交住宅樓面價22000元/平方米;海滄區地塊由廈門地鐵上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底價15.98億元競得,成交住宅樓面價18000元/平方米。

從供應和需求兩端看,廈門房地產市場並非缺乏支撐。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149.7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6%,新建商品住宅去化週期爲16個月,整體處於合理區間。

“廈門新房市場呈現分化格局。好地段,好產品去化速度較快,但普通項目競爭相對激烈,去化週期偏長。今年以來,廈門土地市場僅有五緣灣、將軍祠等個別優質地塊實現溢價,其餘大多以底價成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銷售表現來看,本地國企佔據廈門新房市場的重要份額。據克而瑞地產研究數據顯示,建發房產上半年廈門商品房銷售額(不含競配建,下同)達78.96億元,佔據廈門市場份額27.4%,位列第一;廈門軌道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額爲52億元,佔據18.1%,位列第二;廈門國貿爲34.09億元,佔據11.8%,位列第三。上述三家房企合計市場份額已超半數,牢牢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此輪土拍拿地金額不低,國企憑藉資金實力和城市開發經驗,成爲土地市場的穩定力量。”嚴躍進認爲,國企積極參與拿地,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若改善需求持續釋放,土地市場有望逐步活躍,但整體市場信心修復仍需時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