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海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發佈《關於優化調整本市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有關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對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有關政策進行優化調整。
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指出,該房產稅收優化政策屬於“8·25上海樓市新政”的配套政策,是樓市新政在住房稅收領域的進一步詳細落地。
降低非本市戶籍家庭住房持有成本
今年8月25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確,對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的第一套住房暫免徵收房產稅;購買的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在合併計算家庭全部住房面積後,給予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稅面積扣除。
此次通知明確,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包括兩大類:一是持有本市居住證並在本市工作生活的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重點產業緊缺急需人才;二是持有本市居住證滿3年並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購房人。
按照新政,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住房,且該住房屬於家庭第一套住房的,暫免徵收房產稅。在本市新購且屬於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合併計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積(指住房建築面積)人均不超過60平方米(即免稅住房面積,含60平方米)的,新購的住房暫免徵收房產稅;人均超過60平方米的,對屬新購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積,按《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上海市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的通知》(滬府發〔2011〕3號,簡稱“暫行辦法”)的規定計算徵收房產稅。
中指研究院認爲,此次政策增加對於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家庭購買二套及以上住房的稅收減免。對比來看,在2011年發佈的《暫行辦法》中,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房產稅稅收減免政策僅針對上海市本地居民家庭,當時非本市戶籍家庭在上海限購1套住房,近幾年隨着限購政策的持續優化調整,非本市戶籍家庭在上海已經可購買多套住房,但二套及以上房產稅仍需全額繳納,增加了非本市戶籍家庭購買多套住房的持有成本,一定程度影響了購房需求釋放。本次優化政策落地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家庭購買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房產稅與本市戶籍家庭採取同樣的稅收減免,將降低其住房的持有成本,促進需求釋放,對市場也將形成一定帶動效果。
同時,對比兩次文件內容,此次非本市戶籍家庭首套房產稅減免需符合的人才條件及居住證持有年限均未進行調整,即“持有本市居住證並在本市工作生活的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重點產業緊缺急需人才”以及“持有本市居住證滿3年並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購房人”。
對於居住證未滿3年的非滬籍購房者,則實行“先徵後退”的規則。新政明確,持有本市居住證但不滿3年的購房人,其上述住房先按《暫行辦法》的規定計算徵收房產稅,待持有本市居住證滿3年並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其新購的家庭第一套住房在本市居住證持證期間已徵收的房產稅、新購的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中人均不超過60平方米部分在本市居住證持證期間已徵收的房產稅,可予退還。
據瞭解,由於個人住房房產稅按年徵收,因此上述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執行。購房人已購應稅住房符合上述暫免徵收規定的,可向應稅住房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並重新辦理房產稅納稅信息的申報、認定,對所屬期在2025年1月1日以後多徵收的稅款可予退還。
新政後樓市多項指標現積極變化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上海此次房產稅政策進一步體現對“8·25上海樓市新政”政策的落實,也充分說明對合理住房消費需求的支持。政策出臺有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就是外地戶籍居民家庭(包括單身)有了二套房的購買資格,所以針對買二套房的房產稅政策必須補全。此次政策總體上對有3年及以上居住證的非戶籍居民家庭的改善性購房需求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盧文曦表示,當前上海房地產市場整體運行平穩。“8·25樓市新政”出臺後,外環以外市場的交易佔比持續處於較好水平,與政策前相比有明顯變化,這一態勢也反映出政策對市場的調控效果較爲明顯。
據安居客上海監測,截至9月18日,上海9月份二手房(含商業)已網籤11623套,同比增加36%;一手房(含商業)網籤7940套,同比增加49%。
另從一線中介機構數據看,新政實施後的三週,上海二手房市場的多項指標呈現積極變化。上海鏈家數據顯示,該機構新增二手房掛牌量增長15%,其中外環外新增增長21%;新增客戶諮詢量增長12%,其中外環外增長19%;二手房帶看量持平,其中外環外增長4%;二手房成交量增長11%,其中外環外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