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安垚)據山東省煙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消息,爲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加力加速推進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近日,煙臺市住建局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煙臺市加力加速推進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自7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兩年。《政策措施》涉及土地供應、項目開發、提高容積率和得房率、金融支持、購房補貼、存量盤活、市場規範、行政服務8個方面、共計25條。
在加速閒置存量土地處置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探索開展地票試點,對2024年3月31日以前出讓的尚未開發的居住用地(因企業原因造成土地閒置的除外),區位條件優越且周邊教育、醫療等配套完善的具有開發潛力的地塊,開發企業有意願由政府收回的,由企業申請並經政府批准同意後,進行評估收回,以地票形式給予補償。
在支持優化調整高品質住宅相關建設指標方面,《政策措施》明確,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根據項目定位、區位差異、市場需求,優化調整裝配式建築和成品住宅建設比例,對豎向構件不作強制性要求,允許高品質住宅(城鎮居住)建築採用其他適用技術、產品代替大跨度裝配式樓板;允許將全裝修調整爲“毛坯+定製化”裝修,優化裝修施工交付模式,探索推行“驗收前置、裝修後置”,通過分階段驗收,以裝配式裝修、定製化裝修等技術、產品代替全裝修;購房人選擇定製化裝修的,其所購住宅的建築設計圖和裝修方案,由原施工圖審查機構提供二次審查,建設單位要及時將涉及定製化工程有關資料報送工程質量監督機構。
《政策措施》還提出,要提前選聘優質物業。項目銷售前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確定服務等級、內容、價格,並將前期物業合同作爲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內容。鼓勵中標物業服務企業提前介入項目開發建設,對項目的配套設施建設、工程質量控制、設備運行管理等提出建議。物業服務企業承接物業時,做好承接查驗工作,減少開發建設階段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物業管理矛盾糾紛。
爲規範市場秩序,《政策措施》提出,要推行房地產項目面積、材料、價格“三透明”。建築面積和套內建築面積要通過現場和網上兩種方式進行“雙公示”、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上進行“雙標註”、不動產權證上進行“雙記載”。進一步公開可售房源的銷售價格、裝修價格、裝修清單,確保銷售信息公開、透明。
面對需求端,《政策措施》提出多項措施助力安居。在稅收優惠方面,購買首套及二套住房按面積執行優惠稅率;個人轉讓滿五年唯一生活用房免徵個稅;符合條件的“賣舊買新”可享個稅退稅優惠。
在公積金貸款政策方面,降低購買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至20%,降低五年以上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至2.6%;購買高品質住宅現房、高層次人才、多子女家庭的貸款額度上浮政策可疊加至最高160萬元。
在人才安居補貼方面,大學生求職享14天免費住宿;博士免2年人才公寓租金;符合條件人才(博士最高26萬、碩士10萬、本科5萬、專科2萬)可申領購房補貼;支持“先租後買”,租金可抵扣房款。
在多代多孩家庭支持方面,向二孩家庭發放1張1萬元購房優惠券,三孩及以上家庭發放2張,多代同堂家庭發放1張,每個家庭疊加申請最多不超過三張。
在“以舊換新”補貼方面,“賣舊買新”給予新房總價0.3%補貼(最高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