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挪威科技大學科學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公開版》上的最新研究顯示,每日步行超過100分鐘,可將慢性腰痛風險降低23%。作爲困擾各年齡層的常見病,腰痛已成爲全球致殘主因之一。相較於其他運動方式,步行具有普適性強、成本低廉的特點。儘管現行健康指南建議通過運動緩解慢性腰...
◎本報記者張佳欣20世紀20年代,埃及圖坦卡蒙陵墓開啓後,參與發掘的考古隊員接連出現健康問題,關於法老古墓傳說的各種猜測不脛而走。數十年後,科學家發現這些墓室中常存在一種名爲黃麴黴的真菌,其孢子可在空氣中長時間休眠,一旦被吸入,便可能引發致命感染。如今,這種曾被認爲有毒的微生物,在實驗室裏實...
6月23日晚,西安鉅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子生物”)發佈關於重組膠原蛋白產品有關問題的聲明,再次回應了此前因可復美產品引發的種種爭議。鉅子生物在聲明中指出,近期,關於公司產品重組膠原蛋白成分添加的討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該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公司迅速響應,對重組膠原蛋白...
一場跑得“不順暢”的馬拉松可能從一頓“雞蛋加牛奶”的早餐就開始了。“賽前喫雞蛋、喝牛奶以‘補充營養’這是很普遍的錯誤,賽前應避免高蛋白食物,因其不易吸收,加之劇烈運動,容易造成嘔吐或腹瀉等情況。”公共營養師、北京醫師跑團營養顧問張瑩表示,賽前早餐要以高碳水化合物爲主、少纖維素、避免高蛋白...
科技日報訊(記者趙漢斌)6月20日,記者從雲南省骨與關節疾病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主任胡敏團隊通過化學重編程和球狀化技術,將皮膚成纖維細胞轉化爲誘導性成骨細胞。這爲嚴重骨折或骨不連的臨牀治療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生物活性材料》上。“傳統的骨折治療方法包括骨移...
◎本報記者韓榮長高是許多人的夢想,成年人是否還有機會再長高呢?不久前,長沙市某醫院接診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名37歲的男子在過去一年中身高突然增長了10釐米。但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經過詳細檢查,醫生髮現該男子患有垂體功能減退症。垂體雖小卻負責調控全身激素分泌“垂體是位於大腦底部的一...
專家建議,預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溫水泡腳,擦乾後檢查趾間有無破損,穿透氣棉襪與寬鬆鞋,並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經專項檢查。◎本報記者陳曦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數據顯示,我國20—79歲糖尿病患者人數到2030年預計將突破1.64億人。隨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續攀升,糖尿病足這一嚴...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來自日本大阪大學與東京科學研究所的團隊,開發出一種會“傾聽身體聲音”——具有感知和調節能力的新型智能mRNA藥物,可根據人體內的實時生物信號,自主調整治療效果。這項突破性成果爲實現更精準、更安全的治療方式打開了新的大門。這種藥物所有組件均由mRNA構成,通過響應特定的“體...
科技日報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法國食品、環境和職業健康與安全局發佈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看似更環保的玻璃瓶裝飲料(包括礦泉水、碳酸飲料、啤酒和葡萄酒等),其微塑料含量反而高於塑料瓶裝產品。研究團隊對在法國市場銷售的各類包裝飲料進行系統檢測,發現一個令人意外的現象:每升玻璃瓶裝軟飲...
科技日報記者王祝華通訊員鄭丹婷記者23日從海南大學獲悉,該校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駱清銘、生命健康學院教授張智紅和研究員劉徵通過結合完整肝葉三維成像技術與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發現了一類特異性富集於肝臟匯管區的巨噬細胞新亞羣——CX3CR1和CD63雙陽性巨噬細胞,在維持肝臟免疫穩態中發揮重要作用。...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全球每年生產數億噸塑料,其中很多最終變成了污染環境的“毒瘤”。如何將塑料垃圾變廢爲寶是科學家長期研究的重點課題。現在,實驗室裏終於上演了一場“變身記”:一個隨手扔掉的塑料瓶,竟變成緩解疼痛的良藥。本期的主角是大腸桿菌,這個平時總被當作“壞蛋”的腸道居民,此次搖身一變成了...
6月20日,康緣藥業發佈公告稱,董事長肖偉因個人原因請辭,卸任董事長後,他仍擔任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按照原定任期,肖偉的任期到期日爲2026年6月25日。也就是說,肖偉提前卸任。除了上市醫藥企業的董事長身份之外,肖偉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據康緣藥業年報...
都知道運動對皮膚有好處,那麼什麼樣的運動對改善皮膚更勝一籌呢?研究發現,阻力訓練不僅能鍛鍊肌肉、增加骨密度和促進新陳代謝,與有氧運動相比還能讓皮膚顯得更加容光煥發。自然出版集團(NaturePublishingGroup)推出的《科學報告》上發表的這項研究成果認爲,當人們進行體育運動時,肌肉...
本報北京電(李雨晴)近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血液病醫學部高曉寧教授團隊和周杰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著名期刊《Oncogene》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開關”作用,爲破解白血病復發耐藥難題帶來全新解決方案。這項發現猶如在抗癌戰場投下“智能制導...
本報北京電(記者陳靜文)爲應對當前毒品濫用形勢的結構性變化,特別是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濫用問題,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國家禁毒辦等七部門近日決定自2025年6月至12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防範青少年濫用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網絡集中宣傳教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