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張高清圖像將提供“人體健康參考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當地時間14日,英國科學傳媒中心發佈消息稱,英國生物銀行已完成全球最大規模的人體成像項目,對10萬名志願者進行了全身掃描。這一歷時11年的研究,採集了大腦、心臟、腹部、血管、骨骼和關節等部位的磁共振成像(MRI)數據,累計生成超過10億張高分辨率醫學圖像,將爲全球科研人員提供內容豐富的“人體健康參考圖”。

該項目於2014年試行,超過7000名志願者接受了MRI掃描,創下當時紀錄。主要階段於2016年啓動,10萬名志願者每人接受了約5小時的成像檢查,同時更新其15年來提供的生活方式、身體指標、基因組信息與血液樣本。

在每一次成像中,團隊會對每位志願者採集超過12000張大腦、心臟和腹部的MRI圖像,同時進行全身掃描以測量骨密度和體脂,並完成頸動脈超聲檢查。

研究團隊表示,該成像研究徹底改變了生物醫學研究的格局。這些龐大數據推動了計算圖像分析技術的飛躍。

自2015年以來,英國生物銀行已分批向全球科研人員開放這批成像數據。目前,已有超過1300篇同行評審論文基於該數據發表,相關成果正在轉化爲臨牀實踐。這些影像數據不僅對患者當下的身體健康產生了積極影響,還推動了醫學研究的進步,有望催生新的診斷檢測和治療方法。

該項目第二階段已於2022年啓動,計劃對其中6萬人進行重複成像,以觀察身體變化軌跡,預計將於2029年完成。所有成像數據將在2025年底前通過英國生物銀行研究平臺向全球經批准的科研人員開放。

英國生物銀行首席研究員、牛津大學教授羅裏·柯林斯表示,這項成像計劃的規模前所未有,它正在使“看不見的疾病過程”變得可視,還將重新定義人們對健康、衰老與風險預測的理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