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疼是感冒警報?做對這些事阻斷病毒

很多人從小到大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每次生病感冒,都是從嗓子疼開始的,隨後就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症狀。

那嗓子疼,是不是身體在報警?有沒有可能,在嗓子開始疼的時候就做點什麼,把疾病扼殺在搖籃裏呢?

爲什麼感冒很多時候

會從“嗓子疼”開始?

我們的喉嚨(咽部)是呼吸道的第一個關口,無論是用鼻子還是嘴巴呼吸,吸入的空氣都必須經過這個關口,而當吸入的空氣當中攜帶有病毒的時候,病毒就很容易在咽喉這個區域“着陸”。

一旦病毒附着在咽部的黏膜上皮細胞上,它們會迅速入侵這些細胞,並且在細胞內大量複製,這個過程在感冒症狀出現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如下圖所示。

而我們感受到的喉嚨痛,則更多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對病毒發起攻擊時所帶來的“附帶損傷”。

具體來說,當病毒開始在咽部細胞內複製時,被感染的細胞會發出“求救信號”,而免疫系統會迅速反應,調集大量免疫細胞前往感染的部位,並釋放出多種炎症介質(如細胞因子、前列腺素等),這些炎症介質會刺激咽部的神經末梢,讓我們產生疼痛的感覺。

炎症介質還會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充血、通透性增加,導致組織液滲出、黏液腺分泌增加,因此,也有些時候感冒會先表現爲鼻塞和流鼻涕。

另外,有一些炎症介質會進入血液循環,作用於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從而導致發熱,這種現象在低齡的嬰幼兒身上更爲明顯,因爲他們的免疫系統和體溫調節中樞都還不成熟,對感染的“反應”更大。

所以,喉嚨痛不是生病的起點,而是免疫系統向病毒發起進攻的信號。

當我們感覺到不舒服,這就是免疫系統已經打響戰鬥了,只有當徹底打敗敵人(病毒),這場戰鬥纔會平息(症狀緩解),而戰鬥是需要時間的,甚至,隨着戰鬥越來越激烈,症狀還有可能會先經歷一個加重的過程,幾天後纔會逐漸減輕。

有沒有辦法能把感冒

扼殺在搖籃中呢?

可能很多人會問:喫維生素C,喝蘋果水、沙棘汁、刺梨汁、蔥白水等等方法有用嗎?

實際上,感冒藥並不能“治”感冒,它主要是來緩解症狀的。而蘋果水、沙棘汁、刺梨汁、蔥白水或者其他什麼水本質上其實是“喝熱水”,也是緩解症狀的一種方式,並沒有抗病毒作用。

至於維生素C,目前的研究表明,生病後服用維生素C不能縮短感冒時間,也不能緩解症狀。不可否認維生素C對人體健康有重要意義,但常規喫維生素C也不能預防感冒。

所以,以上這些方法都不能把感冒扼殺在源頭。真正能避免感冒的,主要還是採取適當的衛生措施來預防病毒入侵,在這個冬季來臨之際尤其重要:

1、勤洗手

這是最重要的方式,因爲我們的手會接觸到各種物體表面,從而沾染到物體表面可能存在的病毒,如果隨後再觸摸眼、口、鼻等部位,就很容易讓病毒入侵呼吸道。

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動的清水,揉搓至少20秒(大約唱兩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即可有效清除手上的病毒。如果沒有水源,可使用酒精含量不低於 60%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溼巾。

2、在特定場景下正確佩戴口罩

引起感冒的病毒是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的,口罩既能防止自己的飛沫噴濺出去,也能阻擋吸入他人的飛沫,因此是一個有效的屏障。

在人羣密集且通風不良的室內場所(如公共交通、商場、醫院)、接觸有發熱/呼吸道症狀的人員時、流感高發季節或自己有呼吸道症狀時可以佩戴口罩,注意要確保口罩完全遮蓋口、鼻和下巴,並緊貼面部。

3、確保室內充分通風

在密閉空間裏,含有病毒的氣溶膠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開窗通風可以迅速稀釋空氣中的病毒濃度,減少被感染的概率。

不過,通風會造成室內空氣溼度的下降,而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在溼度較低的環境中存活時間會更長,乾燥的空氣也會降低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得病毒更容易入侵。因此,在氣候乾燥的地區,通風的同時也要注意適當使用加溼器。

4、免疫接種

雖然目前沒有免疫接種能夠預防普通感冒,但是對於特定病原體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狀,是可以通過免疫接種來預防的。推薦所有6月齡以上者每年接種流感疫苗,1歲內嬰兒接種呼吸道合胞病毒單抗也能有助於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造成的感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