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健康”,能帶來什麼樣的應用場景?
不妨試想:融合AI算法的動態血糖儀可預測未來幾小時的血糖曲線,結合用戶飲食習慣生成個性化膳食方案;智能牀墊通過壓力感知系統預判人體呼吸暫停風險,在鼾聲響起前輔助調整睡姿、聯動開啓新風系統;人形機器人陪伴獨居老人憶往昔、聊生活,進行健康檢測……
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這一切將走入普通家庭。
着眼培育壯大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國務院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作出專門部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開展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政策利好加持下,健康消費備受關注。怎樣搶抓數智機遇,讓健康消費加速釋放潛力活力,爲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添動能?既要目光四射統籌兼顧,也要不失時機精準施策。
雙輪驅動,以好政策護航新科技
加速佈局,積極培育以具身智能爲代表的新質生產力,能爲大健康產業發展厚植沃土、開闢藍海。
北京,從推出具身智能三年行動計劃、謀劃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羣,到發佈一腦多能、一腦多機的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再到舉辦中國具身智能大會,搶佔科創新高地,繪製產業“施工圖”,動作頻頻、風生水起。春耕夏耘秋收,搶先機、育新機,以更給力也更耐心的政策,力促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如種下希望的種子,孕育更多可能性,爲健康領域賦能添力。
雙向奔赴,讓供給和需求同頻共振
關注健康,投資健康,享受健康。“國家喊你來管理體重”反響熱烈,表明人們的健康意識與時俱進,管理健康的意願在增強。據麥肯錫發佈的相關調研顯示,在受訪者中,62%的中國消費者將健康視爲日常生活的首要關注點,比例顯著高於美國的41%、英國的29%。
同時,公衆的健康消費需求越來越分衆化、精細化,日漸從“購買產品”轉向“購買生活質量”,對高品質健康產品和服務的期待水漲船高。比如,一些行動不便人士很渴望髖部助行外骨骼設備早日量產。既努力開發新產品引領消費風尚,更着眼消費者需求填補市場空白,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共同做大行業。
雙重升維,全方位創新場景和體驗
在這方面,尤其需要打破成見、轉變思路。比如,不少商家認爲,年輕消費者對新技術接納快,較注重消費體驗、情緒價值。事實上,許多老年消費者也研究配料表、算卡路里,作購買決策時,同樣看重新鮮感、悅己體驗。北京市統計局的一項調研顯示,超八成被訪老人願意使用智能產品,使用意願最高的就是健康管理類。這就要求商家精準研判,瞄準細分羣體,從場景和體驗兩個維度出發,重塑消費微環境。
思路也決定出路。山東諸城市林家村鎮有個“竹山生態谷”,標價千元的康養木屋很搶手,森林瑜伽課程讓城裏人甘心掏腰包,取自地下3000米的富鍶礦泉水不愁賣。運營密碼何在?關鍵就在於更新理念,變“賣風景”爲“賣健康”,借康養農業搭上健康消費的快車。
“中國已經從‘喫得飽’邁向‘喫得好、喫得健康’,這不僅折射出經濟的飛躍,也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上,法國達能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盛睿安的一番話,反映外資持續看好中國健康消費市場。
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的關係,善用數智技術賦能,加速推動產業起勢,創造美好體驗,施以更大力度和更精準的措施,健康消費前景無限,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