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專家提醒:洪澇災害後要警惕腸道感染

◎本報記者 張 強 通訊員 戴 欣

當前我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近期多地出現強降水天氣,洪澇災害頻發。災害發生後,由於供水系統毀損、居住條件受到破壞、人羣與病媒生物的接觸機會增多等因素影響,極易發生各類傳染病疫情,其中腸道感染時有發生。

那麼,腸道感染的症狀有哪些?應該如何治療?洪澇災害後又該如何預防?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瞭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的相關專家。

該部副主任醫師趙鵬表示:“洪澇災害後,水源和食物容易受到污染,尤其是不潔淨的水體可能成爲細菌、病毒的繁殖溫牀,進而引發腸道感染。”

洪澇災害後常見的腸道感染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細菌類如志賀氏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可引起細菌性痢疾、胃腸炎、食物中毒等;病毒類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可引起病毒性腹瀉;寄生蟲如鉤蟲、蛔蟲等,也可能導致腸道感染。

“腸道感染的症狀多種多樣,但通常包括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等。”趙鵬介紹,腹瀉是腸道感染最常見的症狀,根據感染病原的不同可能表現爲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嚴重感染者甚至可能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症狀。

趙鵬指出,在出現腸道感染症狀時,首先要保持冷靜,避免恐慌。輕微症狀者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等方式進行自我處理,可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稀飯、麪條等,避免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同時,患者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等。

“對於腸道感染的治療,主要根據感染類型和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該部副主任醫師張昕進一步解釋道,對於細菌感染,醫生通常會開具抗生素進行治療;對於病毒感染,則需要採取補液維持電解質平衡、益生菌調節腸道微生態等治療措施。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服藥,並注意病情變化,如有加重應及時就醫住院治療。”張昕強調。

張昕指出,預防腸道感染的關鍵在於避免水源和食物的污染。在洪澇災害後,應注意飲用水的安全,儘量選擇煮沸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避免生喫未經清洗或處理的食物,尤其是海鮮、水果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與腸道傳染病患者接觸;加強身體鍛鍊,提高身體免疫力。此外,相關部門應加強公共衛生管理,及時清理垃圾、消毒環境等,以減少腸道感染的風險。

“洪澇災害後腸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但通過加強預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感染的風險。在出現感染症狀時,應及時就醫並遵醫囑進行治療。”趙鵬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