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時代的理財“AB面”,規模新高與收益下行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銀行理財市場正呈現出“冰與火之歌”般的複雜圖景。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最新發布的季度報告,2025年三季度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首次突破32萬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然而,與規模擴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受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正普遍承壓。

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到32.13萬億元,同比增長9.42%。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仍是絕對主力,存續規模高達31.21萬億元,佔比超過97%。然而,收益層面卻不容樂觀。前三季度,理財產品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5689億元,但單季收益呈現逐季遞減態勢,從一季度的2060億元降至三季度的1792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指出,在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的背景下,債市利率與存款利率的下行趨勢,將持續壓低純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他認爲,能夠博取更高收益的“固收+”策略產品優勢日益凸顯,將成爲四季度理財市場規模增長的重要引擎,預計全年規模增量將超過1.4萬億元。

在資產配置上,銀行理財在三季度增配了現金及銀行存款,被市場解讀爲在利率下行週期中爲產品估值築牢“安全墊”。與此同時,對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若基金贖回費新規落地,銀行理財的流動性管理模式或向ETF及基金專戶轉移。

市場格局也在悄然生變。理財公司的市場份額持續擴張,截至三季度末,其產品存續規模已佔全市場的91.13%。在牌照發放趨嚴的背景下,銀行申設理財公司的積極性出現分化,部分銀行動力減弱,而以成都銀行爲代表的區域性銀行則正積極聯合衝刺牌照申請。更多中小銀行則選擇轉向代銷業務,截至今年9月,已有583家機構參與理財公司產品的跨行代銷,市場競爭正從產品創設向渠道銷售延伸。(文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