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回應放行奔喪摩托:執法既要講規則也應保有溫度

近日,一男子因母親去世騎摩托車趕回家奔喪,情急走上了禁止摩托車通行的北京四環主路。一名執法交警將其攔下後,得知其母親去世的特殊情況,立即安排放行。當事人宋先生將行車記錄儀拍下的事發經過發佈到短視頻平臺後,交警的人性執法在評論區收穫了大量網友點贊。

今天上午,執法交警金彤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說,當羣衆遇到緊急事兒,作爲執法者在維護規則的同時也應保有溫度,“這是我們該做的。”

事件:摩托車違反禁行 民警放行還溫情安慰

記者瞭解到,當時,摩托車駕駛人宋先生的母親因病去世,他得知消息後立即駕駛摩托車趕往母親所住的通州區。朝陽交通支隊高速路大隊民警金彤正在四環主路十八里店橋通往京滬高速的匝道口不遠處執勤。當注意到違反禁行的摩托車後,依法將其攔下。

“警官,我媽沒了,我回家看我媽去,我是因爲着急。”行車記錄儀顯示,該男子被交警攔下後,拖着哭腔解釋。

“我給你報一下啊,稍等一下。”金彤見狀,問清男子的行駛路線,趕緊通過對講機將情況上報。得到可以放行的指示後,金彤不僅將男子放行,還趕忙叮囑他:“路上慢點兒,注意安全。”

“沒想到民警這麼溫情地跟我說話,一下我就淚奔了。”宋先生說,聽到交警充滿溫暖和安慰的話語,他特別感動,“真的太需要安慰了。”

網友:“法理不悖人倫,向交警致敬!”

在視頻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看哭了”。很多網友產生共情:“我媽要走的時候,我也是一路哭到家的。”“能感同身受,那種止不住的痛哭。接到電話說爸爸不行了的那一刻我站不住了。”

對於執法交警的人性化處理,網友紛紛點贊:“世上只有媽媽好,感謝交警的通融。”“法理不悖人倫,向這位交警同志致敬!”“感謝每一個把人民放在心上的政府工作者!”評論區中也有執法者的身影,“遇到過同款,我也選擇相信。因爲一箇中國人,說出父母去世那就是事實,沒有人敢憑空捏造。”

交警:“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我看見他從排隊進匝道的小客車後面突然拐出來,第一反應以爲他要闖卡。沒想到他停到我面前,突然哭着說母親去世了……”處置這起突發事件的交警金彤今年28歲,他告訴記者,從事交警工作6年,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聽到他拖着哭腔說‘我媽沒了’,我能感同身受。”金彤說,摩托車闖禁行按照規定正常應該給予罰款100元、駕駛證記1分處罰,“但他家人去世,情況特殊,我上報後得到批准予以照顧放行。”金彤表示,當羣衆遇到緊急事兒,作爲執法者在嚴格執法的同時也應保有溫度,“這是我們該做的。”

律師:執法的智慧在於兼顧倫理人情

北京藍鵬律師事務所主任張起淮上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執法交警這一獲全網點讚的處置,絕非“法外開恩”,而是“執法爲民”理念的鮮活實踐。

從法理維度,此舉於法有據、於理相合。《人民警察法》中明確規定,人民警察對處於危難情形的公民負有救助義務。奔喪系重大倫理危難,保障公民基本人倫權利的法益優先級,顯然高於單純維護禁行規定的管理需求,放行正是履行法定救助職責的必然之舉。

同時,這也精準契合行政法比例原則:當事人系初次違法,且因緊急事由實施,未造成實際交通危害,若機械適用處罰,明顯違背“過罰相當”原則,而靈活處置恰是比例原則的落地,更是對“柔性執法”的精準詮釋。

從情理維度,處置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孝親奔喪”是中華民族核心倫理準則,交警一句暖心叮囑,既慰藉了當事人的悲痛情緒,更讓公衆直觀感受到法律並非冰冷條文,而是承載人文關懷的行爲規範,有效消解了公衆對“剛性執法”的疏離感。

“執法的剛性在於堅守法律底線,而執法的智慧在於兼顧倫理人情,二者深度融合,方能真正踐行法治精神。”張起淮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