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的休息,清晨本該是精力充沛、神清氣爽的開始。然而,如果經常在起牀後出現幾種不舒服,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報”,提示血脂水平已經超標。
4種表現提示血脂超標
高血脂被稱爲“無聲的殺手”,因爲它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
當血脂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一些細微的變化發出信號,而有些症狀則會被誤認爲是沒睡好所致。
累
異常的疲倦與睏倦
明明睡得很好,醒來後依然渾身乏力、頭腦昏沉,彷彿沒睡一樣。這是因爲血液中過高的脂質增加了血液黏稠度,導致血液循環減慢,大腦供氧不足,引發持續的疲勞感。
麻
肢體麻木,尤其是一側
早晨醒來發現手腳,尤其是單側肢體出現麻木、遲鈍感,要格外警惕。高血脂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腔狹窄,影響末梢血液循環。當流向神經和組織的血液減少時,就會產生麻木感。
暈
晨起頭暈、頭腦不清
一坐起來感覺天旋地轉或持續性的頭暈,片刻後才能緩解。這是由於血液黏稠,影響腦部供血,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發眩暈。
憋
氣短胸悶、呼吸不暢
起牀後稍活動一下就感到胸悶、氣短,這是因爲從睡眠的靜止狀態,轉變爲起牀後的活動,心臟需氧量增加,而高血脂會加重心臟負荷,當心髒供血不足時,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的症狀。
長期血脂異常的嚴重後果
據《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顯示,我國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爲35.6%,但35歲以上成人的知曉率僅16.1%。
血脂異常與否,主要看四個指標,其中,尤爲關鍵的指標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即壞膽固醇,其正常範圍要低於3.4毫摩爾/升(健康人羣),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LDL-C水平最好降到2.6毫摩爾/升以下;患有冠心病、心梗、腦梗、嚴重頸動脈斑塊,這一指標最好控制在1.8毫摩爾/升以下。
如果忽視症狀,任由血脂異常發展,血液中過多的脂質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讓血管變硬、變窄,導致嚴重後果。
心腦血管疾病
這是最直接、最危險的後果。斑塊一旦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血管則引發心肌梗死,堵塞腦血管則導致腦卒中,致死致殘率極高。
其他臟器損害
可能引發胰腺炎、膽結石、脂肪肝等問題,還會損害腎功能。
代謝性疾病
高血脂與全身代謝異常相關,增加患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風險。
及時干預,科學降脂是關鍵
一旦發現血脂異常,應立即就醫,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和必要的藥物治療進行控制。
除了堅持用藥,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中,把好“入口關”是重中之重。
●超重和肥胖人羣每天可減少300~500千卡的能量攝入。
●高脂血人羣每週進行5~7次體育鍛煉,每次30分鐘中等及以上強度的運動。
●飲食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合理搭配。
●脂肪攝入量以佔總能量20%~25%爲宜。
●食物每天不少於12種,每週不少於25種。
●適當多喫大豆、洋蔥、香菇以及深色蔬果等。
●食鹽用量每日不超過5g,限制單糖和雙糖的攝入,戒菸限酒。
辨別血脂超標的信號,關注血脂水平,就是關愛心腦血管健康。通過及時篩查、科學藥物治療和健康生活方式相結合,纔能有效控制血脂,防患於未然。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