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售紙紮豪車高仿冥幣涉嫌違法

近日,“外賣小哥運送紙紮版‘小米SU7’”一事登上熱搜榜,引發社會關注。

臨近清明節,《法治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一些售賣祭祀品的店鋪發現,部分“新潮紙紮祭品”熱銷:“小米SU7”“保時捷”“奔馳大G”“豐田埃爾法”等“車型”衆多,一些產品還原了全景天窗、輪轂、車標等細節,車牌可以選“頂級靚號”,甚至配備了“司機”。除汽車外,還有名煙、名酒及手機等紙紮祭品在售。

“這是今年賣得較好的款式,現在年輕人就喜歡買這類祭品祭拜先人。”在天津薊州一白事大全商店內,商家向記者介紹最新款“紙紮蘋果手機”。

這家店的面積不算太大,但裏面的祭祀品很齊全,“紙紮新款遊戲機”“紙紮電腦”“紙紮汽車”等琳琅滿目。記者注意到,這些產品多數未標註廠家信息,但品牌清晰,遠遠看起來和真的相差無幾。

“近年來許多年輕人都在問有沒有紙紮的汽車、手機、麻將等,他們想通過燒紙的形式表達懷念,讓去世的人在另一個世界用上最新的產品。”北京一商鋪老闆告訴記者,看到市場需求後,他今年也進了一些類似商品。

記者仔細觀察貨架上的商品,發現這些“新潮紙紮祭品”的製作十分逼真,如“紙紮蘋果手機”,將品牌標誌一比一印在商品背面;“紙紮中華香菸”,乍一看和普通香菸盒沒有任何區別。

走訪中,記者看到許多店鋪的老闆會自己動手用紙紮汽車或手機。一輛汽車由兩部分構成,上面和下面兩張紙,然後摺疊,再用膠水粘貼,一輛“紙紮汽車”就完成了。

在電商平臺售賣“新潮紙紮祭祀品”的商家也有不少。

以某款“紙紮汽車”爲例,其產品不僅標有清晰的Logo,車型也是該品牌最新款。在線上,該款“汽車”的售價從10元至30多元不等,線下店鋪的售價則爲20元至40元不等。不同的是,線下售賣的“紙紮汽車”一般只有車輛本身,有些會送“駕駛證”;但線上有商家承諾“無須組裝,成品發貨,下單就贈駕駛證及充電樁”,還有商家甚至承諾贈送“司機”——車內有逼真的駕駛員設計。記者看到,線上這類產品的銷量達數百件。

記者調查發現,“紙紮汽車”的成本並不高。河北保定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只做半成品銷售,以未粘貼摺疊前的兩張紙的形式發貨,批發價1.1元一輛,後期需要自己摺疊粘貼,300件起售,不包運費,送膠水。在線上某批發平臺,類似產品300件的售賣價格與此差不多,如果量大,價格可控制在1元內,且包郵。

除了“新潮紙紮祭品”外,還有不少店家在大量售賣人民幣樣式的冥幣。

記者走訪多家壽品店發現,這種高仿人民幣的冥幣與真實的100元人民幣相差無幾,甚至有防僞標識,只不過冥幣的發行銀行處印的是“中國天堂銀行”或“天地銀行”,右下角或側面有“保佑子孫後代五福臨門”“路路通”等字樣。

線上售賣此類冥幣的商家也不少。他們大多規避“人民幣”關鍵詞,而是以貨幣、冥幣或者諧音字代替。在某電商平臺,記者搜索到多款標註爲“高仿真貨幣”的冥幣,一些商家對冥幣上的部分元素做了“打碼”。

有商家介紹,收到的貨是高仿人民幣,但爲了防止被平臺下架,所以要“打碼”。

“凡是帶有‘人民幣’字樣的商品,平臺都會進行下架處理。”該電商平臺客服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禁止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包括祭祀用品。

這些冥幣多爲分沓銷售,每小沓48張至100張,售價1元至3元不等,如果要一整捆10沓,一般是10元左右。在線上,有些商家還推出各種面值的大禮包,比如各種面額10沓480張8元,大面額20沓1200張12元等。

這些冥幣的成本不高——大商店或者白事大全店會去源頭拿貨,幾十元一箱,一箱96捆至100捆不等,每捆覈算下來幾毛錢。而在線下店鋪售賣,每捆10元左右。

冥幣也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有商家爲凸顯數量以吸引顧客,稱每沓冥幣100張,可記者購買後發現每沓實際只有50張左右。

天津一店鋪老闆介紹,一般冥幣印刷粗糙,多使用再生紙,高仿人民幣的冥幣所用紙張雖好於其他冥幣用紙,但還是較爲粗糙,每沓不可能捆100張,最多幾十張。“都是燒給先人的,誰會數這個,更不會較真。”

該老闆告訴記者,他一般是去源頭進貨,類似冥幣一箱100捆,拿貨價40元左右,後續他會隨機搭配幾樣其他的紙錢,裝一個袋子,10元一袋,方便銷售。

在浙江海音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瑾看來,根據商標法規定,“紙紮汽車”“紙紮蘋果手機”等“新潮紙紮祭品”如果未經授權使用品牌標識,可能構成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爲。許多被使用商標都屬於馳名商標,在祭祀品上未經授權使用這些商標,可能會讓公衆對相關品牌和祭祀行爲產生不當關聯,從而損害這些品牌的形象和社會評價,侵害品牌方的合法權益。

上海誠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大成補充道,“新潮紙紮祭品”若以焚燒爲主要使用方式,則可能因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關於露天焚燒產生煙塵污染物的禁止性規定面臨查處。若採用可降解材料且無須焚燒(如電子祭品),則存在合規空間。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據產品質量法細化分類標準,避免執法擴大化。

“市場監管部門、知識產權保護部門、民政部門等要建立聯合監管機制,加強對祭祀品市場的日常巡查和專項整治,加強對殯葬用品生產、批發環節的抽查,查處違規使用人民幣圖樣或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產品。”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強說,應強化對生產廠家和銷售商家的教育,增強其法律意識,從源頭上杜絕侵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推動祭祀品行業自律,鼓勵商家“去品牌化創新”,制定相關的產品設計和生產規範,避免出現違法侵權產品。

記者 韓丹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