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朋友
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
大部分電影院的座椅都是紅色的
這種設計安排是爲了美觀
還是有什麼科學原理呢
爲什麼影院的座椅大多是紅色?
電影院的座椅普遍採用紅色,主要是爲了增強觀衆的觀影體驗。
在觀衆入場時或者用手電筒打光時,紅色很顯眼易分辨座椅位置;而當電影開始後,隨着光線變暗,我們眼睛裏面擅長分辨顏色的色錐細胞開始摸魚,不擅長分辨顏色的色杆細胞開始輪班上崗。視杆細胞最敏感的波段大概是505納米(藍綠色),而對波長大於640納米的紅光最不敏感。因此,當光線變暗時,紅色相對於其他顏色會顯得更暗,紅色座椅就會從我們的視線中迅速消失,幫助觀衆把注意力迅速投入到電影中去,達到觀影的最佳狀態。
另外,在昏暗的電影放映環境中,紅色座椅不會像淺色座椅那樣容易產生反光,從而保證熒幕的顯示不會受到干擾,觀衆的觀影效果會更好。而且紅色還是一種很耐髒的顏色,即使座椅稍顯陳舊,也不會影響影廳整體效果,所以紅色就成了最佳的選擇了。
功能差異很大的兩種視細胞
人類的眼睛在白天和晚上,對於視覺所見物體的處理方法是不同的。人的視細胞有兩種,分別是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白天光線亮,眼睛用視網膜上的錐狀細胞來處理視覺畫面;晚上光線暗,眼睛用視網膜上的桿狀細胞來處理視覺畫面。
視細胞中含有不同的感光色素,對不同波長的光敏感度不同。當光照進來時,感光色素會分解,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傳給其他視細胞。感光色素分解後,需要一段時間來重新合成。
視錐細胞的感光色素雖然不多,但是分解後重新合成的能力強大;視杆細胞中附着了大量感光色素,光敏感性的可調節幅度很大,一兩個光子就能激活,但色素重新合成能力較弱。
白天,光線充足,視杆細胞的感光色素很容易全部分解,需要較長時間重新合成。主要是視錐細胞在穩定地工作。夜晚光線較弱時,就到了視杆細胞的主場,而視錐細胞色素少,對光子敏感性低,此時它不再活躍,所以,我們在夜晚很難分辨顏色與細節。
簡單來說,視錐細胞對物體的微細結構和顏色分辨力高,擅長彩色視覺,而視杆細胞對物體只能分辨其大體輪廓和亮度差別,擅長單色夜視。
最佳觀影位置不是簡單選最中間
比起座椅的顏色,看電影時選擇一個最佳觀影位置似乎更重要。實際上,視聽效果最佳的觀影位置,並不是簡單地選擇最中間的位置就可以了,而是需要結合電影類型、影廳規格、屏幕大小、階梯角度、屏幕角度以及觀影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
對於2D電影來說,根據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公佈的最佳觀影位置準則,首先畫面需要儘量佔滿觀衆的視野,觀衆與屏幕兩側的視線夾角至少要≥36°。其次,爲了避免造成頸椎疲勞,觀衆與銀幕水平線之間的仰角不宜超過35°。
再綜合視聽效果來考慮,不同規格的影廳對應的最佳觀影位置總結如下:
如果是8—14排的小廳,最好選擇第5、6排前後居中位置;
如果是15—20排的中廳,最好選擇第7、8排前後居中位置;
如果是21—25排的大廳或者IMAX廳,最好選擇第9、10排前後居中位置。
如果觀看的是3D電影,由於3D眼鏡會將銀幕亮度削弱40%左右,所以爲了更好的視覺效果,應該坐在銀幕到放映窗口1/2的位置上。
電影院中同一放映廳不同位置的票價不同也都是根據觀影效果來定價的,由於每個人的觀影需求都不盡相同,具體該怎麼選擇還要結合自身需求來做決定。
來源:廣東科普綜合科普中國、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