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訊 (記者李春蓮)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中發表署名文章,系統闡述了“十五五”時期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清晰藍圖並提出六大重點任務。文章強調,要建立房屋全生命週期安全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房屋安全體檢、房屋安全管理資金和房屋質量安全保險制度,以強化房屋安全保障。這爲正在緊鑼密鼓編制的國內首個《房屋建築體檢實施評價導則》團體標準(以下簡稱《導則》)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和行動指引。
據悉,《房屋建築體檢實施評價導則》團體標準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立項發起,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北京中房研協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聯合主編,已於9月19日完成中期工作會。爲呼應六大任務中關於建立房屋全生命週期安全管理制度的指導要求,《導則》深化工作會於11月5日順利召開,會上主編單位及各方編審專家就標準初稿的修改完善展開深入研討。
編制組依託持續進行的行業調研及試點項目經驗,在本次工作會上重點深化了體檢實施的資源條件——包括建立體檢人員、體檢機構能力要求的相關指標,同時對體檢方法及體檢設備進行了明確並提供了體檢報告的標準化範本。此外,完善了體檢實施項目評價分級體系。參與試點的檢測單位和項目方均表示,該《導則》體系更健全,實際操作性更強。據瞭解,工作組將繼續開展多個區域的項目試點,爲送審稿完成提供紮實的數據檢驗基礎。
作爲我國首個從團體標準角度規範房屋建築體檢工作的操作指南,《導則》編制工作穩步推進,預計2025年12月完成終審及公示並正式發佈。該標準旨在爲破解全國超660億平方米存量建築“老齡化”難題提供系統化、規範化的管理解決方案,填補行業空白。屆時,行業將迎來首個統一的團體標準,不僅填補了管理規範的空白,更將推動城市更新從“治已病”向“防未病”轉變,爲全國660億平方米存量建築撐起“健康保護傘”,助力“十五五”時期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