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怎麼建?首批經驗清單正式發佈

央廣網北京7月22日消息(記者門庭婷)近日,爲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好房子”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大“好房子”工作推動力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好房子”建設經驗做法(第一批)》的通知。

據瞭解,首批“好房子”經驗做法包括出臺推動政策、加強技術支撐、打造示範樣板、強化科技賦能、優化物業服務和健全產業體系等六個方面。

其中,北京市在“好房子”建設中注重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通過印發《平原多點地區“好房子”規劃管理相關技術要點(試行)》,優化計容方式,鼓勵底層架空、配建公共空間和增設風雨連廊,以補充公共服務功能,提升居住品質。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北京市採用“原拆原建”模式,運用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築技術,僅用三個月完成老舊住房改造,顯著改善居民生活體驗。此外,北京市還持續優化物業服務,將物業管理納入市級重點調度,推動“曬服務標準、曬收費標準”專項行動,覆蓋率達90%,居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廣東省則以科技創新爲核心,通過“揭榜掛帥”機制開展“好房子”科技專項研究,涵蓋智慧住宅、近零碳住宅等關鍵技術。廣州市率先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拓展物業服務至家政、托幼等領域,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新模式。在產業協同方面,廣州市聯合上下游企業成立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築協會,推動數字設計、智能家居等五大產業賽道融合發展,促進建築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此外,廣東省還通過科技攻關解決住宅隔聲、滲水等常見問題,並依託產業集羣優勢,形成多行業共建“好房子”的良好生態,爲全國住房品質提升提供了示範樣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