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陽光家緣公佈的最新數據,今年6月廣州一手住宅網籤量達到6796套,創下年內新高。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場賣出了32861套新房,同比上漲近17%。
在業內人士看來,6月廣州新房成交有一部分來自於政府收購安置房,例如天河區6月最後一週網籤的915套房源中有一部分爲安置房集中籤約。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爲,6月廣州新房成交量大增的動力之一,就是專項借款收購存量商品房做安置房或用專項借款來支持“房票安置”。
李宇嘉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城中村改造是廣州商品房市場的重點推動力量,但近年來隨着舊的改造模式難以爲繼,新的改造模式落地存在探索的週期,導致商品房市場動力被削弱。而在2024年,廣州發佈了“房票安置”辦法,積極對接包括國企城投在內的旗下在售房源與老百姓對安置的訴求,部分原址安置改爲就近“房票安置”或根據需求安置,從而讓供需實現匹配,儘快實現安置,在穩定樓市的同時達到多方共贏的目的。
不管是房票還是專項借款收購存量商品房,廣州的動作頻頻。記者梳理發現,就在去年11月,廣東省首筆購置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的專項借款投放廣州黃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向知識城集團“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項目發放專項借款金額1071萬元,實現加快村民回遷、加速房地產去化、拉動經濟等多維效益。
也是在去年11月,廣州安居集團發佈公告,宣佈將在全市範圍內收購滿足90平方米以下的存量商品房作爲保障房,此舉意味着廣州收購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的措施正式從此前的增城區擴大到全市範圍。廣州安居集團的公告提出,本次徵集存量商品房的範圍爲全市行政區域內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房源,房源所屬項目周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較爲齊全。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廣州、佛山在去年底將收購存量商品房與城中村改造相結合,部分城中村改造項目使用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收購存量商品房作爲安置房,一方面加速了城中村改造項目的推進,另一方面也助力庫存去化。在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支持下,截至今年6月初廣州已合計認購約6000套存量商品房用於安置,實現了較好效果。
對於房票,四個一線城市均已開始探索房票政策。今年3月,深圳發佈《關於規範城市更新實施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項目補償安置多元化路徑。目前,各地城市更新範圍擴大,加之樓市去庫存的緊迫性,相比通過市場消化的傳統方式,通過“房票安置”的手段進行去庫存,效果更加顯著。有業內觀點認爲,房票成爲政府統籌房源的市場化工具後,可減少安置房建設的財政支出。與二三線城市相比,一線城市推行房票制度以時間換空間的效果更明顯。
李宇嘉認爲,“房票安置”是下半年廣州樓市穩定的重要力量。從7月份來看,第一週的數據仍舊比較高,意味着安置房源還在網籤的路上。在原有安置模式不得不調整,市場因舊改受阻而下滑,堅持原有模式不讓步將“共輸”的背景下,“房票安置”基本達成共識,下半年將成爲穩定樓市的重要動力。同時,舊改釋放出新增空間,也將成爲廣州補齊公共短板、招商引資和房地產發展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