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李讓錢 記者趙向南)記者11月7日獲悉,山西省日前正式啓動“中非藥用植物調查與研究”重點科研項目。該項目依託山西省援非醫療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聚焦非洲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優勢,開啓醫藥合作新探索。項目將促進中非傳統醫學交流,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傳播,爲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山西力量。
在“中非藥用植物調查與研究”項目啓動會上,山西省鍼灸醫院院長郝重耀介紹了“新時代神農嘗百草行動”背景及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研究的意義;山西中醫藥大學第二臨牀學院副院長王海軍詳細闡釋了項目實施路徑與工作內容;駐喀麥隆、多哥、吉布提的援非醫療隊隊長彙報了當地藥用植物分佈及採集情況;山西中醫藥大學教授柴智團隊介紹了中藥化學實驗室的技術支撐能力;全國老藥工劉根喜結合實踐經驗提出專業指導,爲項目質量把控奠定基礎。
與會人員圍繞資源整合、技術支撐和國際合作等議題展開討論,明確了項目實施路徑:由郝重耀牽頭,統籌國內外研究力量,各方分工協作;山西援非醫療隊負責當地藥用植物調查;柴智團隊與劉根喜團隊承擔三種非洲藥材的成分及藥性分析;建立月度進展彙報機制,及時解決實施中的問題。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科技與產業處副處長田敏說:“要以中醫理論爲指導,結合現代科技明確非洲藥用植物的科學價值。通過項目實施促進中非傳統醫學交流,提升中醫藥在非洲的認可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