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電(記者孔德晨)記者近日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由中國牽頭制定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冰箱保鮮國際標準日前正式發佈。這是全球首個針對冰箱保鮮性能的國際標準,爲提升冰箱保鮮性能提供了科學、統一的技術規範,填補了該領域的國際標準空白。
標準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從行業發展角度看,該國際標準規定了冰箱失重率和凝露兩個衡量保鮮效果重要指標的測試方法,使冰箱保鮮效果有了統一的量化指標。冰箱內的果蔬失重率如果過高,在水分流失的同時,部分營養也隨之流失。冰箱內部凝露高則會導致冰箱內部溼度過高,在蔬菜表面形成水珠凝露,加速蔬菜腐爛。凝露測試規範了在具有特定溫度、溼度和空氣流動條件下的試驗區域內,模擬果蔬在冰箱存儲時表面產生凝露嚴重程度的試驗方法。該方法通過測量給定時間內測試樣本每個表面的凝露產生情況,劃分爲0—3分不同的分值,以此來衡量冰箱產生凝露的程度,分值越低表明冰箱的防凝露效果越好。此外,標準中規定的“羊毛片”測試法作爲一項創新突破,有效解決了因地域差異和食材種類不同導致的數據偏差問題,顯著提升了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一創新方法推動行業從單一關注“製冷溫度”轉向全面評估“保鮮效果”,爲後續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提供了重要指導。
對廣大消費者而言,該標準的實施標誌着市場上有了統一的冰箱保鮮性能評價體系。通過設定明確的產品性能底線,有效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消費者可以根據標準提供的核心參數進行直觀對比,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選擇偏差,從而作出更加明智的消費決策。
標準發佈將提升全球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制定該國際標準聯合了來自新西蘭、德國、美國等16個國家的專家,召開26次工作會議,開展超過3000次實驗測試,共同推動行業從技術參數導向向用戶價值導向轉變。“隨着我國牽頭制定的IEC冰箱保鮮國際標準在全球推廣實施,不僅引領全球家電產業向更高質量、更具創新性、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也爲提升全球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作出了積極貢獻。”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