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上午,瑞典前首相、歐盟前主席約翰•弗雷德裏克•賴因費爾特(John Fredrik Reinfeldt)專程到訪四知書屋,拜訪我國著名文化學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專家廖彬宇先生。此次會面吸引了各界關注,旨在促進東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與理解。
在交流開始前,廖彬宇先生熱情地帶領賴因費爾特參觀四知書屋。他介紹道,四知書屋坐落於北京中軸線之上,背後便是鐘鼓樓廣場 。北京中軸線始建於13世紀,形成於16世紀,此後不斷演進發展,如今全長7.8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軸線,也是中國現存最爲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建築羣。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不僅是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大成果,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高超智慧與獨特魅力。
談到鐘鼓樓,廖彬宇先生表示,鐘鼓樓作爲北京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極爲重要的歷史地位。它們始建於元大都時期,是古代城市的報時中心,曾見證了無數的歷史變遷,承載着這座古老都城的記憶 。在過去,鐘鼓樓通過晨鐘暮鼓的方式,規範着城市的生活節奏,其獨特的報時文化成爲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符號。如今,它們依然以莊重古樸的姿態,向世人展示着古都的韻味與風采,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
漫步在四知書屋,廖彬宇先生邊走邊講,從建築的佈局到裝飾的細節,都蘊含着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尤其書屋內十幾萬本彬宇先生的藏書,置身其中,賴因費爾特彷彿穿越時空,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彬宇先生重點向前首相介紹了他收藏的全套《四庫全書》,並感嘆說,中華民族還有一部極其偉大的巨型文獻——《永樂大典》,遺憾在中國已經失傳了。英國學者李約瑟稱曾見過該書,其中包含着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一切偉大的文化與科學。
前首相在彬宇先生的言談中陷入了沉思。同時對接下來的文化交流充滿了更多期待。
廖彬宇先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賴因費爾特介紹了中華文化的智慧與精神。從古老的哲學思想到傳統的藝術美學,廖彬宇先生旁徵博引,生動闡述,讓賴因費爾特對中華文化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交流中,廖彬宇先生還將詩書畫合集《中天而立集》贈予前首相,該書凝聚了廖彬宇先生多年來對中華文化的研究與感悟,以詩、書、畫的形式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極具收藏價值與文化內涵。
活動現場,四觀書院部分企業家學員代表梁歡、代斌、朱勇、錢大剛也受邀出席,共同參與了這場文化盛宴。他們認真聆聽雙方的交流,積極參與互動,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對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見解,爲現場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書法家、詩人黃平昌先生也來到現場,並贈予前首相“文成天下”四字墨寶。蒼勁有力的書法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文成天下”所蘊含的文化理想與精神追求,也表達了對文化交流與世界和平發展的美好期許。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家文化影響力競爭也日趨激烈。廖彬宇談到,作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與弘揚者,期待能更多地宣介中國主張、傳播中華文化、展示中國形象。願爲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做出積極貢獻。將不遺餘力強化用文化同世界對話的理念,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此次瑞典前首相與廖彬宇先生的交流活動,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次生動實踐,對增進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瞭解,推動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具有積極意義。未來,相信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將不斷湧現,爲促進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與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