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基協)最新數據顯示,私募資管市場在9月迎來顯著回暖,備案產品數量創下近九年新高。這一爆發式增長不僅反映了市場活力的回升,也揭示了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資金流向與機構策略的深刻變化。
9月份,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成爲市場最耀眼的明星,共計備案產品1537只,設立規模476.75億元,規模佔比接近六成,在各類機構中遙遙領先。從產品類型看,集合資管計劃成爲本輪擴容的主力軍,設立規模佔比高達68.32%。相比之下,單一資管計劃雖然備案數量更多,但平均單隻設立規模較小。這種“數量多、規模小”的特點,反映出市場在擴容的同時,產品結構可能趨向小型化和多元化,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投資需求。

無論從新增備案還是存量結構來看,固定收益類產品都牢牢佔據着市場的核心地位。9月,固收類產品設立規模佔比超過50%,而在截至9月底的12.46萬億元總存續規模中,其佔比更是高達71.7%。相比之下,權益類產品在9月的新增備案數量和規模佔比均處於低位,顯示出市場對權益市場的態度依然謹慎。混合類產品則在數量上保持活躍,成爲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和衍生品類產品規模佔比仍然較小。
儘管9月備案活動異常活躍,但從整體存續規模來看,市場格局保持相對穩定,總規模環比微降0.96%。截至9月底,券商系和基金系依然是市場的兩大支柱,存續規模佔比分別達到46.02%和38.42%。固收類產品一家獨大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撼動,其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凸顯了當前市場對穩健收益的強烈偏好。
對此,一位資深金融研究人士分析指出:“9月的數據清晰地勾勒出當前私募資管市場的兩大主線。一是‘向頭部集中’,券商資管憑藉其綜合能力優勢,正在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二是‘向穩健靠攏’,固收類產品的主導地位,是投資者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風險偏好的直接投射,資金追求確定性的特徵非常明顯。展望未來,這種結構性分化或將持續,市場將從追求規模擴張轉向更加註重質量的精細化發展階段。”(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