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11月6日,在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舉辦的“十八洞村產業提升項目”啓動儀式上,中國平安正式發佈了《中國平安2025-2027年服務湖南鄉村振興計劃》,標誌着該集團在未來三年內將加大對湖南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提供包括10億元涉農貸款在內的多項幫扶措施。
三年規劃亮點紛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根據規劃,中國平安將在“黨建共建、金融幫扶、產業幫扶、民生幫扶、消費幫扶”五大領域持續發力。未來三年,中國平安將爲湖南地區提供總額達10億元的涉農貸款,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涉農企業融資成本,助力鄉村產業蓬勃發展。同時,集團還將投入7000萬元產業幫扶資金,專項用於支持湖南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在消費幫扶方面,中國平安計劃依託“平安消費幫扶平臺”、“平安好車主”APP及工會線下集採渠道,採購十八洞村山茶油等特色農產品共計2000萬元,爲當地農產品開闢穩定、可預期的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黨建引領,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中國平安始終將黨建共建作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目前,平安已在湖南省14個地市、84個縣、120個鄉鎮、128個幫扶村建立了132個黨建共建點,捐贈黨建幫扶資金476萬元,通過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未來三年,中國平安計劃在湖南省再建立100個村基層黨建共建點,並開展40場金融知識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的金融素養和風險防範能力。
多措並舉,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近五年來,中國平安在湖南地區積極投入,累計提供信貸資金約1200億元,其中普惠信貸達456億元,有效扶持了寧鄉生豬、醴陵陶瓷、漢壽甲魚等一批地方特色產業。
同時,集團還投入超14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爲地方實體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產業幫扶方面,平安產險創新推出“平安振興保”產品,通過“保證保險+全額貼息”等模式,累計投入產業幫扶資金2675萬元,支持湖南17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建設,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此外,平安還爲湖南省26個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的9.93萬農戶提供了224.61億元的風險保障,構建起全鏈條的農業保障體系。
關注民生,提升鄉村幸福指數
中國平安始終將民生幫扶作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集團累計投入近400萬元用於當地民生改善項目,招募支教志願者超過700人次,支教時長超過2000課時,有效緩解了幫扶地區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
同時,平安還升級了50所鄉村衛生室,捐贈醫療設備,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針對農村老年人羣體,平安產險在湘西、常德等地投入160萬元建立了農村留守老人互助小院,爲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
此外,平安還創新開展了古樹名木保護項目,爲湖南10個區縣的10372株古樹名木提供了1.62億元的風險保障。
踐行初心,書寫金融“五篇大文章”
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兼平安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冀光恆在調研活動中表示,此次鄉村振興調研和三年規劃的發佈,是中國平安堅守“金融爲民”初心,書寫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具體實踐。未來,中國平安將繼續發揮“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的優勢,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爲助力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平安力量。
此次在十八洞村發佈的三年規劃,不僅是對過去幫扶成果的鞏固和拓展,更是對未來鄉村振興工作的新部署和新期待。中國平安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更加務實的舉措,助力湖南鄉村全面振興,書寫新時代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