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報道 記者譚雅文】數據作爲新型生產要素,已經成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主要體現在數據存力與算力的提升,爲各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堅實基礎。數據庫是支撐數據存儲與計算的關鍵載體,相關產業邁入發展黃金期。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大數據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發布的《數據庫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預測,到2028年,中國數據庫市場總規模將達到930.29億元,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爲12.23%。
我國數據庫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至20世紀末。上述報告顯示,2000年之前,我國數據庫企業僅有5家。經過二十餘年發展,截止2024年6月,我國數據庫產品提供商的數量增至167家。而在今年6月,資本市場迎來“國產數據庫第一股”——武漢達夢數據數據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夢數據數據”)正式登陸科創板。
這家成立於2000年的數據庫企業,其創始人馮裕才今年已經80歲。在中信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久久爲功》一書中,馮裕纔回顧了過去四十年間,他如何帶領達夢數據走向自主研發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道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馮裕才表示:“我很早就種下了‘計算機夢’,充分意識到計算機是未來之路,將來軟件將會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據他回憶,當時所有的計算機相關領域,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學者們都在爭先恐後地進行着自主研發。而這正是馮裕才實現自我目標的最佳平臺。如今,達夢數據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庫及其配套工具系列產品。據達夢數據2024年半年報,截至6月30日,公司累計獲得發明專利333個。
馮裕才說:“對於科技事業而言,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走向產業化,我認爲其核心都在於‘創新’。”
打破從研究、研發到產業化三階段困局
20世紀80年代,當馮裕才決定投身數據庫研究時,他面臨的是一片未知與質疑。“當時,沒有人理解我爲什麼要做數據庫,也沒有人相信我能做出數據庫。那時我還是講師,基本處於‘沒有經費,沒有設備,沒有人員’的三無狀態。”馮裕才告訴記者,在數據庫研究階段的第一個十年,基本上是他一個人的“孤軍奮戰”。後來在一位領導的建議下,馮裕纔開始寫書,即後來的《數據庫系統基礎》教材。此書出版之後,逐步緩解了沒有經費、設備和人員的困境。
經過數年的努力與積累,馮裕才和他的團隊終於迎來了國產數據庫產業化的重要機遇。2000年,達夢數據公司正式成立,自研數據庫邁出了走向市場的第一步。對於習慣了象牙塔中搞研發的技術人員來說,如何適應商業社會的競爭與挑戰,成爲一個全新的課題。
“我們這些人以前都是習慣於在象牙塔中搞研發的技術人員,不太懂得資本運作、股權控股等相關的知識,最艱難的時候我自己掏錢給員工發工資。當資本關終於過了,技術關也充滿了風險。”馮裕才告訴記者,“2003年,一批公司利用最新的開源技術,把連續7年評測排名第一的達夢數據擠下去。資金和項目減少的壓力給團隊帶來巨大的震動,很多人呼籲同樣也採用免費的開源技術追上去,但是我堅持要自主研發,因爲這是我做數據庫研發的初心和夢想。後來,我決定放棄DM3,把上海團隊調到武漢來,大家喫在一起,睡在一起,全力開發DM4,用7個月的時間幹完了原計劃三年的工作量,在2004年測試的時候終於再次獲得了第一名。”
數據庫產品的研發門檻高、投入大、週期長。當馮裕才和團隊歷經多年摸索,終於把產品研發出來後,還面臨着“應用難”這一大山。馮裕才表示,數據庫市場看似巨大,實則“破冰”艱難。當時,全球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被“IOE”所佔據。“IOE”即服務器提供商IBM、數據庫軟件提供商Oracle和存儲設備提供商EMC,共同構成從軟件到硬件的集成系統。使用‘IOE’系統已有十幾年了,突然換成別的系統,如果出現問題怎麼辦?面對用戶的擔心,達夢數據能做的就是不斷提升產品品質。
據馮裕才介紹,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是達夢數據數據庫軟件首個破冰的公司。1997年,達夢數據的第二代產品DM2誕生後,中國電財華中分公司財務應用系統就首次使用了DM2,對DM2的產品化提升起了決定性作用。這也是國產數據庫最早實現應用的案例。
“此外,爲了順利把數據庫產品賣出去,達夢數據還選擇讓自己成爲應用項目的集成商,在給用戶的打包規劃中,將達夢數據數據庫列爲底層的數據庫解決方案。做集成,就相當於是自己做自己的乙方、自己做自己的用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髮現問題、完善產品,並且獲得市場收入活下去。”馮裕才表示。
科技事業核心在於“創新”
在投資機構看來,我國數據庫產業當前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並初步邁向“好用”階段。光大證券在今年6月發佈的一份研報中強調,從技術水平來看,經過多年的研發和實踐,國產數據庫已經走過了學習摸索的階段,進入到了服務市場乃至引領創新的全新階段,在集羣技術、安全技術、分佈式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從市場收入來看,國產廠商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
據賽迪顧問數據,2011年主要中國數據庫廠商市場收入總和僅1.56億元,而2021年、2022 年主要中國數據庫廠商市場收入合計均超過16億元,增長逾10倍。賽迪顧問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7家主要國產事務型數據庫廠商銷售額合計超19億元。
從研發到產業化,從可用到好用,國產數據庫的崛起爲市場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回顧這一路的發展歷程,馮裕才認爲,對於科技事業來說,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走向產業化,其核心都在於“創新”。基於達夢數據的經驗,他總結了“創新五要素”,即:技術是創新的根基;人才是創新的保障;需求是創新的源動力;資本是創新的槓桿;生態環境是創新的必要條件。
“需求是創新的源動力。切實從中國市場需求出發進行創新,挖掘客戶需求,激發客戶需求,引導客戶需求,提供創新產品。此外,技術是創新的根基。達夢數據始終堅守自主研發、原始創新的技術路線,堅信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人才是創新的保障。人才是達夢數據公司最寶貴的資產,自主研發是培養人才的最佳途徑。最後,資本是創新的槓桿。資本是產業發展的加速器,產品研發、渠道建設、市場開拓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完全靠市場積累週期太長,藉助資本的力量企業可以迅速‘做大做強’ ,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耐心資本,但企業自身必須提高自我造血能力,才能真正做大做強。生態環境是使數據庫進入產業化的必要條件。”馮裕才進一步解釋稱。
在市場對開源與自研的廣泛爭議中,達夢數據選擇了堅持自主研發的道路。馮裕才指出,對於如今的達夢數據來說,應用開發和產品研發已經不是一個需要糾結的問題,因爲達夢數據肯定要聚焦於數據庫產品研發,而至於應用開發部門,目前是以獨立覈算的形式,自負盈虧,用市場表現去檢驗其存在的意義。
瞄準行業需求
不同行業對數據庫需求各異,而金融業作爲數據密集型行業,其對數據庫的需求和應用趨勢影響着產業。近年來,金融業加大我國數據庫技術產品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在覈心業務系統取得突破,持續推動數據庫架構優化升級,加快提升自主掌控能力。
談到國產數據庫在金融行業應用過程中面臨的挑戰,馮裕才認爲,金融企業的需求具有特殊性,表現爲數據量大、複雜度高、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極高。一是金融行業試錯成本極高,所以非常謹慎,比如銀行和證券,受衆非常廣泛,一旦出現交易事故,後果是災難性的。二是,金融業對數據庫技術的要求非常高,有些交易場景,既要求高性能,又要求高可用。如何把這兩個看似矛盾對立的點平衡好並加以實現,成爲金融行業應用國產數據庫的一項挑戰。
“得益於達夢數據良好的兼容性,能實現同等替代的架構和科學的柔性替代方案。最重要的是,達夢數據擁有產品全部核心源代碼,杜絕知識產權風險,滿足金融業對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馮裕才表示,在此基礎上,達夢數據對產品性能和解決方案的優化也始終追求高標準、嚴要求。針對目前國內金融行業主要使用的數據庫,達夢數據在架構層面可以實現同等替換,最大程度降低替換難度和成本及架構風險,保護用戶既有投資,確保數據庫高可用及可容災備份。如今,達夢數據數據庫已經成功應用到近200家金融單位幾千個業務系統。
今年6月達夢數據成功登陸科創板,馮裕才表示,公司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其目標是“打造中國的世界級數據庫品牌”。因此,海外市場的開拓是必然的。未來,達夢數據將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同共建國家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