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如何反殺“大數據殺熟”? 答案是“哭窮”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年來,隨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大數據和算法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各類網絡平臺,爲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服務。然而,這一技術也被部分平臺濫用,導致“大數據殺熟”現象頻發,讓不少消費者深感困擾。近期,不少年輕人開始曬出自己的攻略,分享如何對抗“越用越貴”“越看越煩”的算法。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第一次搜機票直飛最便宜的也要4309元,我就反覆評論‘機票太貴了買不起,不去了’,後來就變成了1903元。”這一經歷引發了衆多網友的共鳴,許多人表示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的消費者在微信和朋友聊天時提到想買什麼物品,隨後在其他平臺便會精準看到相關物品的廣告;有的消費者發現,使用不同的手機登錄網購APP,同一商品的價格居然會相差幾十到上百元。

記者在某社交平臺評論區裏發現,大量網友開啓“哭窮”模式,評論數量遠超於點贊數量,達到了驚人的3:1,甚至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大數據殺熟”的投訴日益增多。在某投訴平臺上,有關“大數據殺熟”的投訴累計已達8167條。一位消費者反映,作爲某平臺的十年鉑金會員,她上週訂的機票價格爲2510元,而在另一平臺上,作爲新用戶,相同航班的票價僅爲2000元。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多家旅遊出行平臺官方客服表示,機票價格實時變動且受多種因素影響,無法證明最終降價是由用戶評論內容決定的。

除了出行平臺,外賣平臺也成爲“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有網友發現,通過卸載軟件再重新下載的方式,可以獲得更多的紅包。然而,多家外賣平臺對此並未明確回應,只是表示發放紅包是獲取客戶的常規操作,不會給消費者貼上所謂“標籤”。不過,也有消費者反映,即使使用相同的賬號,在不同的手機上看到的價格也各不相同,這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對“大數據殺熟”的擔憂。

面對“大數據殺熟”的亂象,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重拳出擊。11月24日,國家四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將重點整治頻發的大數據“殺熟”亂象。通知明確指出,嚴禁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嚴禁利用用戶年齡、職業、消費水平等特徵,對相同商品實施差異化定價行爲。同時,要求提升優惠促銷透明度,清晰說明優惠券的領取條件、發放數量和使用規則等內容。



Scroll to Top